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2年11月20日訊(記者 曹園芳)北大商學,百廿弦歌。2022年發端于京師大學堂商務科的北京大學商學教育迎來了120周年。11月19日,北京大學第一個以“商學”命名的實體教學機構——匯豐商學院舉辦“紀念北京大學商學教育120周年暨商科發展論壇”。
活動現場。(北大匯豐商學院供圖)
8000余位師生校友、專家學者,以及社會各界人士通過蒞臨現場或網絡在線的形式參與活動,展望商學教育的美好前景。論壇由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任颋主持。
王鵬飛。(北大匯豐商學院供圖)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長、匯豐商學院院長、講席教授王鵬飛在致辭中指出,回想北京大學商學教育波瀾壯闊的歷史、梳理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聚力奮進的探索,暢想商科發展無限可能的未來,自己的腦海中涌現出三個詞:致敬、傳承、創新。最好的致敬是傳承,他說:“最好的傳承是創新。北京大學商學教育誕生于120年前的‘三千年未有之變局’,如今我們又面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因此,正視變局、解析變局、應對變局可謂歷史賦予我們每個北大商學人的時代使命。”
海聞。(北大匯豐商學院供圖)
“‘商’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讓商學教育成為現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原副校長,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創院院長、講席教授海聞指出,一流的商學院要從“能、智、體、德”四個層次培養人才,其中“德”是最高層次,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商學教育還要做到與企業、技術、國際、社會四個方面的緊密結合,密切聯系企業、緊跟技術發展、時刻關注國際、促進社會進步。他強調,企業家是創新的主要動力,而商學教育可以培養和提升企業家的眼界、精神、知識、才能,進而助力企業的創新和發展。因此,粵港澳大灣區的商學院應通過撰寫經典案例、提升理論研究水平、做好教學培訓工作、加強交流合作等,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和長遠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在北京大學商學教育120周年的發展歷史中,特別是匯豐商學院成立以來,北大商學人開拓創新、追求卓越,不斷書寫了北京大學商學教育的嶄新篇章。”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影響力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理事會理事長、盟浪可持續數字科技(深圳)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馬蔚華從“可持續發展面臨巨大挑戰”“中國推進可持續投融資走在世界前列”“構建可持續金融的良好生態體系”三個方面深入分析了如何建立可持續發展投融資生態。馬蔚華表示,應對氣候變化、實現“雙碳”目標、推動可持續發展是目前一代人的神圣使命和重大責任,相信在這個過程中,北大學子一定能以北大的開拓創新精神,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更大的貢獻。
在主題為“商學教育與大灣區創新發展”的圓桌討論中,中山大學校長助理、管理學院院長王帆,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協理副校長、校長講座教授王叢,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社會樞紐署理院長、講席教授謝丹陽,南方科技大學商學院副院長、講席教授吳聯生就所在院校研究創新理論、培養頂尖人才、服務社會發展等方面的情況作了介紹,并進行深入討論。
隨后,TCL集團前總裁、深圳明微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創始人薄連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監事、首席法務官、首席合規官宋柳平,騰訊金融科技副總裁湛煒標,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所長黃燕銘圍繞“如何讓商學教育的供給和商學人才的需求相契合”話題交流了自己的觀察和思考。
論壇期間還舉行了“紀念北京大學商學教育120周年暨匯豐商學院建立18周年特展”,展覽整體呈“商”字布局,分為“安邦之策”“富強之學”“創新之章”三部分,以照片、文字、數據、實物等形式,全景展示了北京大學商學教育,特別是匯豐商學院的發展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