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2年11月26日訊(記者 湯莎 范洋航)十年的接續奮斗,從精準扶貧到脫貧攻堅,再到鄉村振興,每一段征程都令人鼓舞,我國打贏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
在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征途中,深圳國壽始終將“助力脫貧攻堅取得勝利,為鄉村振興發展增添動能”作為自身義不容辭的責任與使命。
黨委立標桿,心系扶貧展擔當
2017年,國家扶貧開發戰略和脫貧攻堅決策部署下達后,深圳國壽第一時間結合上級黨委和監管單位關于落實精準扶貧工作的相關要求,認真制定扶貧方案,構建起了“由上至下、縱橫相連、通力協作、主動作為”的貧困幫扶工作組織體系。
多年來,深圳國壽黨委班子多次帶領干部員工深入深圳保險業定點扶貧“結對子”的河源市竹塘村、蘇楊村、招元村等,實地考察扶貧項目、了解扶貧工作進展、慰問當地村民,并通過修建“國壽大道”等基礎設施,努力改善貧困村村民生產生活環境;為當地村民捐建“文化糧倉”,為當地小學捐建圖書室、改造教室和食堂,進一步豐富貧困地區村民和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資助建設“黨群會議室”,為竹塘村的黨員同志提供良好的黨建工作陣地,更好地發揮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戰斗堡壘作用。
保險來護航,專業優勢顯成效
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是針對所有城鄉居民的“普惠制”保障制度,只有將補充醫療與基本醫保、大病保險有機結合,讓三者共同發揮托底保障功能,才能進一步減輕困難群眾的醫療負擔。多年來,深圳國壽始終堅持充分發揮保險功用,將保險創新融入扶貧工作格局,通過各類“扶貧保”項目,助力構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中的醫療保障網。
自2019年起,深圳國壽已連續四年作為首席承保人,參與承保由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主辦的“河源市蘇楊村補充醫療保險項目”,為1850位貧困村民每人提供10萬元住院醫療保障責任,每年累積風險保額達1.85億元。該項目讓蘇楊村村民的醫療報銷覆蓋比例平均提升了20%—30%,大大降低了困難人群的個人承擔醫療費用支出,有效緩解困難群眾看病難、就醫難的經濟壓力。
為進一步增強“三農”領域保險供給,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河源市紫金縣招元村扶貧保項目”“梅州市梅縣區委貧困學生保險項目”“深汕特別合作區海豐縣鲘門鎮朝面山鄉村振興項目”“河源市紫金縣柏埔鎮退役軍人保險項目”陸續展開。
公益常態化,鄉村振興添動能
“撒播愛心,造福社會”是中國人壽始終堅持的社會公益準則,將公益幫扶納入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重點工作,也將在更大范圍創造出更多意義。十年來,深圳國壽積極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成立團體義工隊,組建志愿者服務隊伍,積極投身公益事業,通過開展各具特色、形式多樣的公益活動,在“扶貧、扶弱、扶智、扶教”等方面持續發力,為著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增添動能。
2013年,深圳國壽第一次組織愛心志愿者走進貴州山區,向當地的胡家小學捐贈了一間愛心圖書室,配置了3000余冊圖書、6個書架和4張閱讀臺,為貧困山區的孩子們搭起了一方學習教育的陣地,由此拉開了“愛心助學”項目的序幕。2022年,是“愛心助學”項目開展的第十個年頭,九年間,深圳國壽每年組織青年員工深入山區,走訪慰問貧困學生家庭,并將貧困學生信息帶回深圳,在公司內以部門、黨支部、團支部、個人等形式開展資助認領。九年間,深圳國壽愛心助學的范圍從貴州岑鞏擴展到了四川鄰水,累計資助款近100萬元。在140余名貧困學生中,已有32位學生成功考入大學。一張張成績單,一封封感謝信,成了深圳國壽助學圓夢成果的最佳體現。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深圳國壽將始終心懷“國之大者”,堅守使命初心,切實發揮保險保障的功能作用和主業優勢,持續描繪振興美麗鄉村,守護人民生活的絢麗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