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微博話題#目前還沒陽性的人的生活狀態#沖上熱搜排行榜,許多網友紛紛表示,感覺自己得上了“幻陽癥”,根據解釋,這“幻陽癥”的“癥狀”還不少:比如有些人總覺得自己身體哪里不舒服、一有類似的癥狀就參照網絡筆記或者“陽”了的親友的癥狀反復比對自身。還有人既擔心自己是無癥狀,又希望早點“陽”了算了,心態十分糾結矛盾。
面對這一陣子平均溫度39℃的朋友圈,“幻陽癥”的出現可以理解,面對未知和不確定,焦慮和煩躁往往最容易找上門來。但我們也不用過度擔心,正如專家所言,“幻陽” 是對未知情況的焦慮,屬于正常反應,不要一味害怕。
身處當下的環境,最重要的是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關注權威平臺、官方科學的信息,不要一著急或者一擔心就亂吃藥、亂預防,不要把自己的注意力過多地放在海量的疫情信息中,科學地做好個人防護,才能盡快找回和掌握自身生活的節奏。
同時也要提醒大家,對于社交平臺上出現的多種食補“新冠偏方”,也要注意加以甄別,畢竟每個人的體質都不一樣。人體的免疫系統實際上非常復雜,不是僅僅只吃一種營養素就能夠提高免疫力。一些如“干飯株”“眩暈株”“刀片株”等“陽”了之后不同癥狀的描述在社交媒體瘋傳,不過,“想挑一個溫和的毒株”感染這種想法其實并不靠譜,專家也回應了,就算是同一個毒株,在不同人之間,也會根據每個人的抵抗力、身體基本情況而有不同表現。不能看到一個人感染后癥狀輕,就認為這個人感染的毒株更加溫和。
所以,請大家保持理性,做好防護,規律作息,保證飲食充足均衡,該吃吃,該喝喝,正確積極地應對“幻陽癥”。
出品人:藍岸
總策劃:陳建中
監制:肖剛
評論員:梁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