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3年2月6日訊(記者 湯莎)隨著互聯網和數字化浪潮的演進,保險業品牌形象有了更多展示空間和演繹的新穎路徑。90后、00后等“Z世代”漸成保險購買的主流客群,他們對于保險接受的差異化,也給保險品牌帶來了全新的挑戰。
“品牌年輕化”正是中國人壽應對這一挑戰的策略。
化抽象為具象 用情感建立連接
對于保險品牌而言,無論是產品還是服務都相對抽象。在整體策略思維的轉變中,中國人壽選擇了“變抽象為具象、用情感建連接”的實施路徑。在整體品牌推廣的方法選擇、渠道鋪展、內容制作上,中國人壽都在積極深度結合數字化網絡時代的典型特征,旨在呈現出更加多元化、垂直化、有溫度的面貌。
數字化時代的品牌推廣已經不僅僅是發布新聞、舉辦活動那樣簡單。除去原有的網絡化宣傳外,近年來中國人壽的品牌宣傳也在對80后、90后年輕群體的情感需求精準洞察中,穩中求變、穩中求新,以權威媒體為重心,全媒體平臺為抓手,專業、情感為內容突破,占領流量高地,實現聲量的全覆蓋。在品牌、用戶、媒體三者的良性循環中,傳遞“保險保障讓平凡生活變得更美好”品牌情感張力,突破大眾的固有認知,實現品牌的迭代升級,重塑品牌形象。
縱觀近十年來中國人壽在品宣層面上具體的實操變化,可以看到,中國人壽率先將內容的重要性放在了口碑價值書寫的核心位置。一直主張以情懷為核心,將品牌塑造成一個具象化的形象,并逐漸向生活各個細枝末節延伸,呈現出更加生活化、趣味化的特點。
近年來,諸如像《中國人的生活》這樣的走心短片一次次呈現網絡,讓中國人壽的品牌像一個現實的家人、朋友一樣深入用戶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國人壽還于近期陸續拍攝了美麗中國、健康中國、綠色發展三支公益短片,分別以“畫戲”“出獅”“自然的感覺”三個故事,圍繞公益主題講述助力鄉村振興、為國民健康保駕護航、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與大眾建立情感鏈接,充分展示中國人壽心懷“國之大者”,為人民守護美好生活的價值理念和發展訴求。在這樣的用心陪伴中,中國人壽的品牌人格化更為明顯,也激發了用戶主動了解中國人壽品牌與產品的興趣。
三種主流打法:內容為王,渠道革新,跨界出圈
除了構建獨樹一幟的品牌形象和陪伴感,不斷輸出與之相匹配的內容外,在傳播渠道的革新上,中國人壽在視頻化、直播化成為趨勢的今天,基于綜合、全類型的內容創造力,以矩陣思維實現多平臺布局。
如今,中國人壽壽險已形成抖音、公眾號、微博、知乎等平臺運用多維覆蓋,并針對媒介渠道的功能差異構筑了獨特的內容生態圈。自媒體平臺和外部宣傳渠道相輔相成,讓企業宣傳、產品推廣、業務辦理、知識科普全囊括的內容格局有了聲量擴散的土壤。反過來也倒逼了多場景、多渠道品宣內容的多元性、穩定性輸出。
此外,作為一家老牌的保險企業,中國人壽近年來也開始頻繁跨界,用話題營銷的方式廣泛出圈,推動品牌聲量在業外形成聲場,并在全社會輿論的層面構筑獨特的符號占位,逐漸深入大眾心智。例如通過IP合作、賽事冠名、綜藝植入等方式,與中國籃球CBA聯賽、NYBO青少年籃球賽、北京環球度假區、綜藝節目等形成多種類型的品牌合作,不僅吸引了大量的“圈外用戶”,而且讓中國人壽的品牌理念在互聯網社交時代形成了精準觸達。
最后,回到《中國人的生活》這個宣傳片,能夠洞察到,通過更多“好故事”的講述,中國人壽正在建構出屬于這個時代的保險故事。當情感記憶隨著中國人壽對網絡語境的全面覆蓋、深入、互融,所構建的不僅是關于企業品宣未來建設、發展的獨有格局,更重要的是在信息冗雜、競爭激烈的數字化時代的下半場,中國人壽的品牌重塑,已經搶先起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