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3年4月12日訊(記者 常軍平)近日,從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獲悉,伊利集團的低水足跡倡議“LWFi (Low Water Footprint Initiative)”行動計劃,正式獲得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批準并在官網公開發布,成為首家承諾和獲批加入聯合國《水行動議程》(UN Water Action Agenda)的中國企業,標志著伊利的水資源保護實踐獲得了聯合國相關機構的認可。這是伊利在推動全產業鏈水資源保護方面的重要里程碑,體現了可持續發展和水資源保護的中國自信和擔當。
聯合國《水行動議程》UN Water Action Agenda是聯合國水大會的重大成果。2023年3月22至24日,聯合國水大會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召開,是近50年來聯合國召開的規格最高、影響力最大的涉水專題會議,共有來自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約6000人參會。本次會議全面審查了聯合國“水促進可持續發展”國際行動十年目標中期執行情況,通過了《水行動議程》?!端袆幼h程》的重點在于加快實施和提高對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6和其他與水有關的目標和指標的影響,明確水領域現有和未來挑戰需要創新和變革的想法以及“超越常規”的方法。
在聯合國水大會召開期間,伊利積極響應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6(SDGs 6)和其他與水有關的目標,把企業的先進經驗推廣至全球,在全球發布低水足跡倡議“LWFi(Low Water Footprint Initiative)”,并以此倡議項目為支撐,簽署了聯合國《水行動議程》。該倡議于3月24日獲批,在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可持續發展目標部正式注冊和官網發布(項目編號為#SDGAction51623)。伊利發起的“低水足跡倡議”符合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6(SDGs 6),即到2030年,大幅提高所有部門的用水效率,確保淡水的可持續開采和供應,通過跨行業的密切合作和協同降低水足跡。
水資源的保護與高效利用是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議題。水足跡是繼碳足跡之后,衡量企業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責任表現的又一重要標尺。水足跡與碳排放息息相關,每使用、排放1噸水,會產生至少5公斤的碳。
伊利建設了數字化的水資源管理平臺,對集團取水用水進行統一規劃管理,聯動產業鏈制定水資源管理規劃,助力集團實現可持續水資源管理的中長期目標。伊利在集團EHS委員會的指導下,以國際標準核查水足跡為切入點,開始了產業鏈可持續水管理的創新模式,按照全生命周期方法對其價值鏈的所有用水進行了收集和分析,是中國食品行業第一家提出“低水足跡”(Low Water Footprint)的公司。伊利依托數字水管理平臺,管理所有取水、用水量和水回收的數據,從產品設計階段,提前預測新工廠和新規劃產品的水足跡,在產品全生命周期內,實現乳品水足跡整體趨向降低,降低對水資源的壓力。通過與獨立的第三方認證機構合作,實現行業首家組織和產品層面的水足跡“雙認證”,截至目前,已完成兩家工廠和一款產品的水足跡認證。
2022年,伊利集團瞄準缺水風險高的地區,梳理節水潛力,開展節水項目322個,涉及礦泉水、奶粉、液態奶、酸奶、冰淇淋等各類產品,覆蓋所有工廠,節水總量達到170萬噸。截至目前,伊利集團共有23家企業獲得節水企業稱號。
為了進一步了解伊利及其產業鏈伙伴所在的地區水資源狀況,伊利采用了世界資源研究所的渡槽(Aqueduct)工具,并結合了UNEP-SETAC生命周期倡議WULCA工作組開發的可用剩余水(AWARE)工具,以此生成的水壓力地圖全面展示了集團和產業鏈面臨的水資源風險,有助于精準制定公司和價值鏈水資源保護目標,規劃有針對性的活動,實施水資源保護項目和最佳實踐,帶來的產品水足跡的持續減少將最終持續緩解高風險地區的水資源壓力。
2022年,伊利與43家戰略合作伙伴建立了價值鏈節水聯盟,制定自己的節水目標,并為價值鏈企業制定了節水計劃,逐步擴大可替代用水量,根據績效對減少水足跡的企業進行獎勵,促進產業鏈協同減少水足跡,擴大“低水足跡倡議”的朋友圈。
據了解,伊利未來將在聯合國“水促進可持續發展”國際行動十年目標指引下,依托《水行動議程》,吸引更多乳品、食品企業加入“低水足跡倡議”(LWFi),凝聚應對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問題的全球智慧,帶領行業為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涉水目標貢獻力量,讓世界共享健康。
(本文圖片由伊利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