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中國·灣區對話” 伊利強化創新助力“雙碳”
2023-04-19 21:37
來源: 深圳新聞網
人工智能朗讀:

“讀懂中國·灣區對話” 伊利強化創新助力“雙碳”

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3年4月19日訊(記者 常軍平)4月18至20日,由中國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廣東省人民政府和法國展望與創新基金會聯合主辦,廣州市人民政府承辦的“讀懂中國·灣區對話”專題論壇在廣州舉辦,伊利集團作為乳業唯一代表受邀參加。在以“雙碳目標驅動下的創新發展”為主題的平行論壇上,伊利集團副總裁張軼鵬分享了伊利以創新發展助力“雙碳”目標的實踐,展現了在美麗中國建設中的大企擔當。

伊利集團副總裁張軼鵬

實現“雙碳”目標,是中國向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也是各行各業共同的責任,更是龍頭企業應有的擔當。多年來,作為中國乳業龍頭,伊利點燃創新發展的強力引擎,通過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人才,引領行業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助力“雙碳”目標的實現。

創新管理引領低碳未來

實現“雙碳”目標,是一項復雜的綜合工程。對廣大企業而言,當下面臨的一大挑戰便是在保證生產經營的同時,加快綠色轉型,實現有效降碳,從而實現高質量發展。以伊利為例,伊利董事長兼總裁潘剛早在2009年便提出“綠色領導力”理念,并將其持續升級,如今又創新性地將“雙碳”發展理念融入企業戰略,完善組織建設、設定零碳目標、踐行全鏈減碳,從頂層設計到具體行動,為中國乳業開展綠色低碳管理開了個好頭。

在組織建設方面,伊利專門成立“董事會戰略與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統籌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并與全球戰略合作伙伴成立“零碳聯盟”,進一步強化組織力量。在目標設定方面,伊利明確了減碳的時間線,2022年4月,伊利率業內之先發布的《伊利集團零碳未來計劃》《伊利集團零碳未來計劃路線圖》顯示,伊利早在2012年已實現碳達峰,并承諾于2050年前實現全產業鏈碳中和。在實際行動方面,伊利結合乳業產業鏈長的特點,從牧場建設、工廠生產、物流運輸、終端消費等各個環節,創新全生命周期環境管理模式,打造“綠色產業鏈”,引領中國乳業共赴零碳未來。

創新技術成就“低碳先鋒”

乳業上接草原牧場,下連百姓餐桌,橫跨一、二、三產業,不僅在奶牛飼養,在種植、物流、消費等環節都會涉及碳排放,如何采取有效行動促進全鏈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是中國乳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而技術創新則是在這條必由之路上“跑快、跑好”的重要驅動力。

伊利一直是業內的“科創大戶”,不僅是在乳業技術領域,同樣也結合乳業發展特點,推動相關創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引領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在上游,伊利創新升級“伊利智慧牧場大數據分析應用平臺”,將數字化、智能化先進科學技術與傳統養殖業充分融合,有效減少碳排放量,著力打造“綠智能牧場”。在中游,伊利創新資源節約使用和循環利用技術,提升清潔能源使用率,最大限度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截至2022年底,伊利有31家分子公司獲得了國家級“綠色工廠”認證。在下游,伊利通過探索更低碳、更環保的包裝技術創新,引領綠色低碳消費,還陸續推出中國首款“零碳牛奶”“零碳酸奶”“零碳奶粉”“零碳冰淇淋”等綠色健康產品,成為業內名副其實的“低碳先鋒”。

創新人才加速低碳步伐

推動綠色發展,人才是重要支撐。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我國綠色就業規模持續攀升,有專業人士預計,“十四五”期間,我國需要的“雙碳”人才在55萬至100萬名左右。目前,我國教育部門已經在著手加速培養“雙碳”人才,不過碳減排工作時間緊、任務重,面對相關人才缺口,企業不能被動等待。

2010年起,伊利成為行業內首個具有自主碳盤查能力的企業,對旗下所有企業溫室氣體排放量進行系統核算,在碳管理方面積攢了豐富經驗。基于實踐積累,伊利當前通過強化產學研合作,開展“雙碳”領域創新人才的培養。對內,伊利組建碳管理團隊,并在相當嚴格的培訓標準下,開展碳盤查和碳足跡培訓,加快企業的減碳步伐;對外,成立“供應鏈能力發展中心”,專門開設了面向供應商的“雙碳”管理培訓課,為合作伙伴實現低碳發展提供全方位的專業培訓,涵養乳業綠色發展的創新人才。

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近年來,各行業各企業攻堅克難、持續創新,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積極穩妥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以龍頭乳企伊利為代表的中國乳業,也在實踐中探索一條有乳業特色的綠色之路。未來,中國乳業不僅是國民健康的支柱型產業,也將為全球低碳產業發展貢獻更多中國智慧。

(本文圖片由伊利提供)

[編輯:李旖露 吳超] [責任編輯:劉曉宇]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日本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va | 天堂va欧美ⅴa亚洲va一国产 | 亚洲欧美最新在线网址 | 免费h片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原创国产中文AV |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手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