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3年5月11日訊(記者 朱琳 范洋航 通訊員 張保英 張士杰)5月11日,為期兩天的第二屆農商銀行百人會在深圳召開。來自全國16家省級聯社、104家農商銀行的董事長(行長),以及來自跨界機構的專家蒞臨了會議現場。
據了解,本屆大會由中國農村金融雜志社主辦,深圳農商銀行承辦。會議立足國際國內宏觀大勢之變、監管改革與趨向之變、農村金融市場競爭格局之變,以“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為主題,探討時代變革下農商銀行的“應變”之道與“求變”之策。
第二屆農商銀行百人會深圳會議現場
會議現場,百余家農商銀行齊聚一堂,聚焦大行“下沉”與農商應對、城區競合與上市展業、運營轉型與風險管理、科技賦能與信創落地四個焦點熱點議題展開交流研判,共話農商銀行高質量發展的時代答卷。
原中國銀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尚福林
會上,原中國銀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尚福林圍繞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小銀行面臨的主要挑戰以及在數字化轉型中的機遇發表了主旨演講。他認為,當前農商銀行高質量發展主要面臨內外部兩個方面的挑戰:從外部環境看,大行下沉加劇了縣域金融市場競爭;從內部經營看,中小銀行同質化競爭疊加了轉型發展壓力。他強調,金融數字化是金融發展轉型的必由之路,新技術應用將是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但從資源投入上、技術能力上看,中小銀行與先進實踐有顯著差距。中小銀行推進數字化轉型,一是要立足本地定位,專注發展普惠金融,擴大服務覆蓋面;二是要鞏固客群優勢,主動延伸服務觸角,加大服務深度;三是要守住風險底線,提高內部控制風險管理的數字化水平。
中國農村金融雜志社社長朱進元
中國農村金融雜志社社長朱進元表示,當前,全球經濟增速預期下調,國內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減弱壓力較大,更深一步的金融監管大幕開啟。省聯社改革進入加速期,大行下沉擠壓農金市場進入激戰期,農商銀行如何應對百年未有的機遇與挑戰,亟待一場深刻的交流研討。本次會議希望通過搭建專業化、深層次的互學互鑒平臺,促進農商銀行解決發展中的難點問題。
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副局長舒毓民
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副局長舒毓民表示,農商銀行是我國縣域地區重要的法人銀行機構、地方金融的排頭兵、支農支小的主力軍、普惠金融的先行者。他指出,深圳農商銀行是扎根深圳的本土銀行,始終專注于服務中小微企業,在普惠金融、數字化轉型、跨境財富管理等方面,堅持先行探索,發揮了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他表示,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將與深圳農商銀行一起,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加強與同業合作交流,守牢風險底線,提升業務特色,加快守正創新,在服務社區、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等方面作出更大的貢獻。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張明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張明對國內外宏觀金融形勢發表了主題為《增長“東升西降”,不確定性猶存》的分析與展望。他指出,從國際形勢來看,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對全球供應鏈的長期影響、地緣政治沖突高發、美國股市波動性保持高位三重“不確定性”或將再次導致全球經濟進入“滯脹”狀態。反觀國內,近期通脹形勢可控,股市表現可期,經濟整體運行狀況良好。2023年,消費與投資將取代凈出口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宏觀政策有望進一步放松。而在房地產市場,全國房價同比增速的長期溫和下跌,以及房地產行業銷售集中度在短期內的顯著下調,預示著三四線城市房價或將面臨下行風險,債市需警惕房企與平臺違約風險。
深圳農商銀行董事長李光安
深圳農商銀行董事長李光安就“大行下沉與農商應對”作了主旨演講。他表示:“識變、應變、求變是應對大行下沉的一個過程,要保持戰略定力,堅持零售銀行戰略定位,堅守服務實體經濟、中小微的本源初心,切實提升金融服務質效,才能持續鞏固和擴展市場空間,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第二屆農商銀行百人會深圳會議現場
此外,會議上領導專家的形勢研判、挑戰分析以及發展路徑,為下一階段農村中小銀行重塑自身優勢,推進改革創新,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