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3年5月16日訊(記者 常軍平)一盤白切雞、一條清蒸海魚、一份白灼菜心,熟悉老廣的人都知道,這是他們家中常備菜肴,“可以居無竹,不可食無雞”。而廣東人對雞的熱愛,早已被全國人民知曉,更有網友調侃稱:“沒有一只雞能活著離開廣東。”
廣東人不僅愛吃雞,而且獨愛白切雞。大年三十白切雞,年初一白切雞,年初二還是白切雞,看似平平無味的白切雞,吃起來卻有大學問。要論做白切最好的雞,當屬廣東肇慶封開的杏花雞。杏花雞自古有之,烹飪歷史悠久,有“廣東四大名雞之首的美譽”。據介紹,有一個唐朝狀元把家鄉特產杏花雞帶到京城給皇帝和大臣享用,由于味道特佳,龍顏大悅,所以宴請必備杏花雞,“無雞不成宴”的說法由此傳開。
杏花雞好吃,但好吃的杏花雞也曾一度面臨“保種”的困境。2008年,杏花雞保種工作出現轉機。2008年,由華南農業大學遺傳學曾華博士牽頭組建了封開縣智誠家禽育種有限公司(下稱“智誠”),在農戶和科研機構保存的杏花雞種群中選育了1萬原種種雞,建立原種保護場開展種苗繁育和進行杏花雞種質保護,目前智誠種雞存欄達20萬套。
杏花雞要重回巔峰,市場占有率至關重要。2022年5月28日,封開縣在縣農業農村局正式成立封開杏花雞“12221”市場體系建設行動工作專班,積極推動杏花雞總產值實現“四個十億元”目標。其中也包括,以產業園整體管理為平臺,加快推進建設封開縣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以杏花雞為主導特色產業,作為產業園的主導企業,智誠至關重要。
也正是在此時,叮咚買菜向智誠伸出了橄欖枝。2021年8月,叮咚買菜提出商品力戰略,以挖掘和開發好商品為抓手,將更具風味、更健康、更營養的商品帶給消費者。
叮咚買菜華南商品開發團隊經過調研發現,在全國人均禽類的消費排行榜上,廣東排名榜首的,人均一年消耗雞肉25.9公斤;作為吃雞大省,一年要吃掉20多億只雞,號稱“沒有一只雞可以跑出廣東”。而目前市場上大部分雞都是圈養雞,從小就吃飼料長大,而且很少活動,成長得很快,雞的肉質比較粉、腥味較重。
于是,團隊走到杏花雞的故鄉封開縣杏花鄉,從養殖源頭把控品質,堅持158天山林散養的走地雞,以五谷雜糧和山間蟲子為食,這樣的雞骨細皮薄,味道鮮美,符合叮咚買菜好商品遴選標準;而對于智誠來說,牽手叮咚買菜,將杏花雞帶出封開的同時,還能助力杏花雞的繁育保種工作。二者的聯合,可謂一舉多得。
有市場就有發展。在智誠的帶動和叮咚買菜的加入下,封開的農戶也紛紛“撿起了”杏花雞的養殖。杏花鄉農戶薛先生承包了智誠50多畝的養雞場,雞苗、雞飼料都從智誠拿貨,養殖技術也是智誠派專人過來教授,比如1:30的養殖比例,150天養殖,在雞的最佳狀態出籠等,這樣養出來的杏花雞健康又活潑,甚至還會上樹,是名副其實“會飛的雞”。從最開始家境困難,到現在兩個孩子都上了學,承包雞場的這些年,讓薛先生嘗到了甜頭。
類似薛先生這樣的農戶,在封開還有很多,智誠獨創“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在帶動當地農戶增收的同時,也提高了封開杏花雞的知名度和普及度。
好產品也要有好渠道。“會飛的雞”在叮咚買菜上架后,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月銷售額連續幾個月穩定在50萬左右。杏花雞的備受歡迎,啟發了開發團隊,團隊陸續開發“中華名禽”系列,包括胡須雞、清遠雞、文昌雞等,系列產品月銷售額連續數月突破百萬。該商品開發團隊表示,未來將開發更多具有華南特色的商品,將更多地域風味帶給叮咚用戶。
據了解,今年叮咚買菜“綠水青山”計劃會重點關注并幫助打開一些小眾、特色農產品的市場。截至目前,叮咚已經規劃并推動了數十種小眾春菜走向更多人的餐桌,既滿足了很多都市游子對家鄉那口“春鮮”的記掛,也在鏈路上協助更多小眾農產品“出山”。
(本文圖片由叮咚買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