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3年6月25日訊(記者 何亞南 通訊員 丘聰 黃翔宇)6月20日,在全國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經驗交流現場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50個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典型案例。其中,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下稱“深圳信息學院”)的“產教科融合互促、‘崗課賽’融通提質培養創新型集成電路技術技能人才”案例赫然在列。據悉,這些典型案例系統呈現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取得的突出成就,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成果,為全國職業教育產教融合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示范經驗。
據介紹,深圳信息學院服務國家集成電路發展戰略,緊密對接產業需求,“以芯構群”組建了高職院校首家獨立建制微電子學院,構建了集成電路全鏈條人才培養體系,實施“產教科”融合互促機制,在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創新突破,建成了基于混合所有制的校企合作命運共同體“芯火”特色產業學院。
依托產業學院,學校匯聚了行企優質育人資源,校企共同打造集實踐教學、真實生產、技術服務和社會培訓于一體的芯片“快封中心”等產教科融合實訓基地。校企以“崗”定“標”共建人才培養標準,以“技”建“課”共建項目化課程資源,引入企業真實項目案例,實施項目貫穿的教學改革;組建技術開發平臺,聚焦集成電路專業開展技術攻關、科技成果應用與推廣、科技成果轉化,打造了一支“能科研、善教學”的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學校堅持“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改”,以助力學生高質量就業為目標,將常規教學與競賽訓練融合,“崗課賽”融通切實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國家“芯火”平臺人才實訓基地為深圳支柱產業創新變革培育創新型人才。
依托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微電子專委會和世界技能大賽兩大高端平臺,深圳信息學院在教學科研、三教改革、技能大賽、師資培訓、人才培養標準國際輸出等方面多點開花,服務國內院校200余家,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20多個,產教融合示范引領效應開始顯現。據統計,微電子專委會已成功舉辦了三期微電子職業教育全國師資培訓活動,培訓全國師資及產業人才3000余人次,服務本科、高職院校50余家,強“芯”強師,有力推動了“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助推高職院校開設集成電路相關專業或課程模塊,贏得廣泛贊譽。
此外,以參加第一屆中國職業技能大賽和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為契機,在相關政府部門的指導下,深圳信息學院建成了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光電技術項目深圳、廣東集訓基地,并進一步升級成為國家集訓基地。落戶于該校的國際培訓中心光電技術分中心,對標國際行業發展與專業標準,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學生的技術技能提升,已為來自20個國家和地區的選手和學生共計500余人舉辦了國際培訓,后續將分批面向全球免費開放專業技能培訓系列網絡課程,持續輸出“深信特色”國際化影響力。
記者了解到,深圳信息學院在人才培養、科研攻關方面,從國家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出發,在高端芯片等方面的關鍵核心技術上全力攻堅。學校的人才培養植根于國家尤其是深圳信息產業需求,不但很早就開辦了微電子專業,還用非凡的戰略定力,將“冷板凳”坐熱,服務“強芯”等戰略需求,解決國產芯片“卡脖子”難題,為國家發展戰略貢獻“深信力量”。(本文由通訊員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