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3年7月6日訊 (記者 何亞南)7月4日,第三屆“鯤鵬”全國青少年科幻文學獎的巡講活動來到了最美城市廈門,在廈門市檳榔中學開展“科幻創作分享報告會”,在外圖廈門書城舉辦“科技硬核與人文溫度——青少年科幻文學創作沙龍”,受到學生和讀者的熱烈歡迎。
做好科學教育加法,講好科幻中國故事
科幻教育對于全民科學素養的培養,特別是對于當代青少年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科學素養和人文精神的提升,有著重要意義,本次廈門巡講兩場活動都是基于“做好科學教育加法,講好科幻中國故事”,為廣大青少年帶來科幻盛宴。
在“科幻創作分享報告會”上,廈門市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楊曉劍、廈門檳榔中學校長經麗紅分別致辭,檳榔中學多年來致力推動科技教育,為科幻文學教育提供了豐沃的土壤和陽光。本次報告會上,還舉行了檳郎中學“夢之海”科幻社揭牌儀式,將致力打造科幻課程、創辦科幻雜志等“五個一工程”。
檳榔中學科幻教師陳鋒介紹本校科幻教育經驗,該校擁有一批科幻小作家,已兩次奪得華語科幻星云獎青少年優秀作品獎,學生盧妘思獲第二屆“鯤鵬”全國青少年科幻文學獎三等獎,13位同學獲“鯤鵬”獎入圍獎,該校學生已在《科幻世界》《科幻立方》《中國校園文學》等權威刊物發表作品近30篇。“鯤鵬”青少年科幻文學獎聯合發起人、深圳市學生文聯秘書長謝晨做“青少年科幻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兼具全球視野”演講,強調科幻文學要基于自然科幻和人文科學前沿,彰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講到何為科技硬核,何為人文溫度時,謝晨深情講述他對自己的83歲、患上嚴重阿茲海默癥的母親不放棄,堅持專科醫生科學治療和醫養中心心理治療相結合,創造了一個阿茲海默癥療愈奇跡,令人動容。
著名科幻作家馬傳思帶來了“星辰大海皆為方向——青少年科幻文學常見題材創作指津”演講,為廣大青少年科幻創作愛好者提供專業指引。他從瑪麗·雪萊、凡爾納、威爾斯,講到神奇的1938、黃金時代三巨頭、威廉·吉布森,以及他為創作《螻蟻之城》開展田野調查,科幻文學的基本題材、科幻作品的驚奇感、文學性、思想性,是一堂干貨滿滿的科幻課。
科技硬核與人文溫度
在“全國最美書店”外圖廈門書城,其主理人林元添介紹:“今天活動的主題是科技硬核與人文溫度,我認為這個是科幻的兩個基點。科技改變生活,我們想想二十年前科幻場景,很多現在都已經成為現實。從書城的角度,我期待老師、同學們多來書城,把書城當成科幻創作體,大家展開想象,寫一寫未來的書城會是什么樣子,這也許是我們未來努力的方向,也能夠充分體現科幻的另一個基點,那就是人文溫度。”
盧妘思的作品《啟迪錄》獲第二屆“鯤鵬”獎。《啟迪錄》講述人類在征服太陽系之后發現科技到達瓶頸,為尋求突破而對留在地球的人類同胞進行一場“毀滅—重生”的瘋狂實驗。在活動現場,她分享了自己作品的一些創作歷程和主要情節,當主持人問她哪部科幻小說對她影響最大時,她毫不猶豫回答:“《三體》。”
來自深圳外國語學校的學生歐陽子毅就他的獲獎作品《起點》介紹道:“我的作品《起點》首先有一個非常硬的科學內核,即宇宙是一個有智慧的、有生命的智慧體,當它到了一個極限的時候,它便會重啟,而人類想盡一切辦法來逃過重啟,前往新的宇宙。”
來自廣西作協的岑葉明,他的長篇科幻小說《造神》獲得第二屆“鯤鵬”獎一等獎,他分享道:“在這部作品里我融入了很多個人的思考,其中之一就是我覺得人類文明是一個整體。我從去年開始寫科幻小說,以前我都是寫其他題材的文學作品,寫科幻小說對我自己而言讓我的寫作到了另一個階段,好像我一下子知道了自己想追求什么樣的故事,而這種故事可以用科幻作品去呈現。”
華僑大學外語學院教師、華僑大學英語部副主任郭琦表示,科幻作品之所以能夠成為一種不同于其他的文學類型的獨特風格的作品,更多的在于它有一個非常堅實的科學的架構,而這個科學的架構在一定程度上來自現實的科學知識,也在一定程度上是作者在理解現實科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拓展或者進行發散性思維的表現。
針對青少年科幻創作題材同質化的問題,科幻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獲得者、少兒科幻星云獎組委會執行主席馬傳思分享道:“一部好的科幻作品要有科幻創意新穎性,首先我們要學習和積累,只有我們閱讀多了之后,才會局限去模仿少數的創意;其次我們要給自己設定更高的寫作要求,衡量一部科幻作品是否優秀的第一個標準是科幻創意的新穎性。在動筆之前,一定要對作品科幻創意的設定和世界觀設定做更多的工作,當你覺得這一點做得差不多了,再去動筆寫。”
謝晨表示:“科技硬核從哪里來?人文溫度又從哪里來?是需要每個作者去思考的。我想科技硬核一定來源于我們的研究,我們對科學技術的研究,來源于我們的實踐,甚至來源于田野調查,到科技公司去做實地調查,對科技人員進行采訪式調查等。人文溫度來源于生活,來源于那些日常的感動,同時我們的思考也體現人文溫度。另外在青少年的創作中,科幻中國故事非常重要,在中國土地上,與中國歷史、中國現代和中國未來相關的故事都是中國故事。我們既要吸收西方的先進技術,同時還要保留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和科技自信,寫出更具有時代特質和青年氣質的作品。”
本次活動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深圳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深圳市委員會、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政府主辦,中共深圳市福田區委宣傳部、知識出版社、深圳市福田區教育局、深圳市福田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廈門市科普作家協會、廈門市檳榔中學、外圖廈門書城承辦。本項目由福田區宣傳文化體育事業發展專項資金資助。據悉,第三屆“鯤鵬”全國青少年科幻文學獎正處于征稿階段,歡迎25歲及以下青少年踴躍投稿,關注“鯤鵬”青少年科幻文學獎官方微信即可參與。(本文由活動方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