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3年9月20日訊(記者 王茜)為深入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助力建設“基于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實驗區和智慧教育示范區,9月19日,深圳市南山區南海小學舉辦“雙區”實驗校跨校教研暨高鵬名校長工作室研修活動。
南方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趙建華,南海小學校長高鵬、副校長商洪德、教導處主任梁紅斌、信息處主任劉偉帆等出席活動。深圳市南方科技大學教育集團(南山)實驗一小、河源市連平縣元善鎮中心小學、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龍勝鎮小學利用ClassIn平臺的線上教室直播功能,在線參加教研活動,實現了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研,促進了優質師資的交流共享。
高鵬對參加教研活動的教師及評課專家表示歡迎。并向大家介紹南海小學在“雙區”實驗校開展過程中,凝練形成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希望通過此次教研活動將該模式推廣到更多的學校中去,共同促進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和提高教學教研水平。
據介紹,南海小學在原有研究的基礎上,開展人工智能“五個一”行動——組建一個人工智能教育先鋒教師小組、建成一間人工智能實驗室、開設一門人工智能精品課、舉辦一場人工智能專家進校園活動和凝練一個人工智能教育典型案例。
高鵬表示,南海小學作為“雙區”實驗校成員之一,將會在人工智能賦能教育的浪潮中勇當排頭兵,積極探索人工智能在教育工作當中的應用。
活動觀摩了南海小學語文教師周麗娟、數學老師袁夏盈的人工智能教學課堂錄像。
周麗娟的語文課堂,展示了南海小學“自學-探究-評價”三維融合數智化教與學的新模式在語文學科中的運用。周麗娟借助信息技術創設真實情境的學習任務,采用多樣化教學形式,學生的練習情況也在大屏幕上實時呈現,既實現了學生學習互動效果,課堂活動變得豐富有趣;又有助于老師第一時間觀察學情,是語文學科和信息技術深度融合一次有益實踐。
袁夏盈的數學課堂,結合了信息技術和游戲化設計。通過一個有趣的樓梯繪畫視頻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的形狀,鞏固了從立體圖形到平面圖形的視覺思維技能,并通過實際操作和游戲化設計加深了學生對數學的理解。課程設計中注重個體差異和認知規律的考慮,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質疑精神。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袁夏盈希望未來的數學課堂能進一步探索和創新該教學模式。
趙建華對兩節課給予了高度評價。趙建華指出,共同體教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范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所有學生都被視為整個班級的共同體成員,每節課的教學目標是整個共同體的目標。通過每個人的貢獻和從共同體中獲得的知識,促進整個班級的發展。趙教授也希望在未來教學設計中可以多加探索和運用該教學模式。
通過此次活動,推廣了南海小學的新型智慧教與學模式,進一步發揮“雙區”實驗校的教育信息化引領作用,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切實推進課堂教學的提質增效,助推學校教育教學的高質量發展。
(本文圖片由學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