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4年3月1日訊(記者 常軍平)2月28日至3月1日,首屆全國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鏈大會暨第二屆全國農產品深加工典型企業宣傳推廣活動在南寧舉行。作為行業龍頭,伊利憑借所打造的奶業加工高質量發展樣本,成功入選2023年“農產品深加工典型企業名單”。
農產品深加工產業根植于農業,壯大于工業。該名單由工信部組織征集,旨在征選發展質量高、產業融合模式穩定,能帶動鄉村經濟發展且有引領示范作用的企業。伊利此次入選,源自其一直致力于奶業深加工的前沿探索,構建了“從一棵草到一杯奶”的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鏈路,不斷為中國奶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伊利持續創新滿足消費者多元化健康需求
科技創新是推動農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之一,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要“強化農業科技支撐”。伊利在食品工藝研究上不斷實現創新突破,構建了熱處理均化一體工藝技術平臺,打造出新型常溫酸奶品類,實現引領行業發展的全新格局;進行超濾工藝技術集成創新,優化重組牛奶中的蛋白質、鈣、脂肪等關鍵成分,實現“原生高蛋白+原生高鈣”;首創乳鐵蛋白定向提取保護技術,將常溫純牛奶乳鐵蛋白保留率由10%提高到超90%,為消費者帶來了“航母級”的保護力。通過對科研成果的轉化應用,伊利在普通奶的基礎上培育出了DHA奶、A2奶、有機奶、富硒奶、娟姍奶等特色奶,不斷豐富細分品類,為消費者持續提供高品質的營養支持。
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引領全鏈高質量發展
與此同時,伊利還充分發揮技術、管理、資金等優勢,一方面通過科技賦能產業鏈,打造產業集群,先后在內蒙古、寧夏、甘肅、黑龍江、河北、山東、河南等地打造現代化產業集群;另一方面開創利益聯結機制,與農牧民結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共同體,通過產業鏈賦能帶領農牧民增收致富,構建起“從一棵草到一杯奶”的全產業鏈鄉村產業新模式。2014年至今,伊利在全國范圍內發放奶款約2474.96億元,通過技術服務幫助合作牧場的奶牛日單產增幅突破13.5公斤,達到34.5公斤,平均每年為合作牧場降低養殖成本4.1億元,這“一升一降”幫助合作牧場增收達151.5億元,帶動全國560萬養殖戶和農牧民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
隨著2023年“農產品深加工典型企業名單”的公布,各大企業的典型模式將為行業因地制宜開展農產品深加工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未來,伊利將繼續發揮龍頭企業的引領帶動作用,加快科技創新在農產品深加工中的應用與轉化,攜手全球合作伙伴進一步強化產業鏈韌性,推動中國奶業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本文圖片由伊利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