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以金融的“溫度”,讓美好生活觸手可及
2024-05-22 14:38
來源: 深圳新聞網
人工智能朗讀:

信用卡以金融的“溫度”,讓美好生活觸手可及

深圳新聞網2024年5月22日訊(記者 朱琳)今年3月,央行發布《2023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全國支付體系運行平穩,銀行賬戶數量、非現金支付業務量、支付系統業務量等總體保持增長,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7.67億張,授信總額22.66萬億元。作為集消費信貸和支付為一體的金融產品,信用卡如今已深入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已成為廣泛應用于各類消費支付場景的主力軍,憑借過去數十年沉淀的成熟模式,已在促消費、惠民生方面,發揮出“金融為民”的重要作用。

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著力擴大國內需求”作為重點工作任務,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實施恢復和擴大消費的20條政策措施,穩定和擴大汽車、家居、電子產品等重點消費,推動文化、旅游、餐飲等生活服務消費加快恢復,加強金融對消費領域的支持,持續改善消費環境。同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養老金融、普惠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今年,“五篇大文章”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對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關于建設金融強國戰略做出了具體部署。

我國信用卡行業發展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經濟脈搏,深入千家萬戶,與時代同頻,與美好生活共振。自1985年我國第一張信用卡發行,到2002年中國銀聯成立,2003年全國統一的企業和個人征信系統建設開啟,各銀行相繼成立全新的信用卡部門,正式發行信用卡產品,個人信用從此被賦予了金融價值,我國信用卡行業從此邁入了高速發展、科技加持、量質并舉的快車道。

如今,信用卡已從基本的銀行卡支付工具,轉型為功能齊全、服務多元的金融生態產品。從以銀行卡為支付介質的卡基模式,拓展至以網絡數字支付的賬基模式;從消費者錢包中的一張卡片,躍遷至一張卡、一部手機的支付形態,其背后是數字支付的科技進步,是信用卡立足消費本源,行業不斷迭代創新,為促進我國消費市場的蓬勃發展,持續注入強勁動能的寫照。同時,隨著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金融大文章”的重點工作提出,信用卡行業緊扣中央金融政策主旨,積極滿足人民群眾的金融服務需求,實現金融服務的普惠性和包容性,助力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以民為本 金融服務的“廣度”

今年以來,我國消費市場持續回升向好,迎來“開門紅”。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2024年一季度,全國市場銷售保持平穩增長態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0,327億元,同比增長4.7%,折射出消費信心的持續恢復,印證了消費潛力的不斷釋放。

信用卡憑借全面的功能屬性,集支付和信貸為一體,在激發市場活力、促進消費升級、滿足人們消費信貸需求等多個層面,展現出獨特價值。相比于互聯網金融產品,信用卡具有發卡銀行的風險體系保障,同時在為持卡用戶的權益配置上,更加全面、豐富,讓其成為消費場景的關鍵支付連接。

中國銀聯發揮平臺樞紐作用,聯動多家商業銀行,通過云閃付網絡支付平臺,輸出用戶經營綜合解決方案,向商業銀行開放應用場景、技術能力、風控能力、服務內容等多種資源,強化與各類支付場景的鏈接,創新用戶體驗,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同時,中國銀聯聯合優選商戶和企業,覆蓋線上、線下潮流熱門的生活消費場景,助力商業銀行打造市場競爭力,構建信用卡運營新生態。

信用卡具有申請便捷、應用廣泛、循環信貸和免息還款等特點,是重要的支付、結算和融資工具。具體來說,信用卡相較于互聯網消費信貸產品,具有更長的免息期,和更廣泛的應用場景。當前,我國各銀行發行的信用卡免息期通常是50天,這為用戶的日常消費提供了更寬裕的信貸周期。與此同時,信用卡作為持卡人的支付賬戶,在綁定了銀聯云閃付、微信支付、支付寶等支付平臺后,可實現線上、線下多元受理環境下的便捷支付。如今,一張信用卡就是一個支付賬戶,消費者無論是持銀行卡刷卡支付,還是手機移動支付,或是網購在線支付,任何一種消費場景中,都可流暢、簡單完成操作,并享受長達50天的透支消費免息期。

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升,家居裝修、購車、旅游、教育等消費升級需求增長顯著。為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信用卡還提供了更豐富的功能,除了每月的透支消費免息期之外,同時具有消費分期的功能。持卡用戶可根據消費支出需求、還款周期安排等,通過信用卡選擇賬單分期、消費分期、現金分期等多種分期業務,既實現了當前生活品質的提升,又獲得了資金周轉的時間。

為了回饋持卡用戶,建立長期的用戶關系,發卡行對信用卡賦予了更多“非金融”的價值。最為普遍的就是積分,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支付,持卡人都能獲得消費累計的積分,在生日月或者特定活動期,還能多倍積分,用于兌換積分商城的實物禮品、電子券,還可兌換航空里程等。此外,信用卡還根據消費者在出行、運動、保險、休閑等生活各方面的需求,額外定制化提供多重權益,如:航班延誤險、盜刷保障險、體檢套餐、餐飲優惠券等。

以中信銀行信用卡為例,“36+1新生活”是該行白金信用卡的明星權益,每月消費達標可獲取相應的權益,可自選兌換包括:酒店、美食、高爾夫練習場、網球、健身、羽毛球、游泳、滑雪、滑冰等多項豐富權益,廣泛適用于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長沙、成都等全國多個城市的數百家場館。

對于經常出行的商旅人士,以及準備利用假期出游的家庭來說,中信銀行白金信用卡是不錯的選擇。持卡人可以獲享國內外主要城市機場、高鐵站的貴賓廳服務,包括免費休息室、專用安檢通道等,該服務權益適用于國內外400余個主要城市的機場和高鐵站。出行途中,如果航班延誤2小時,持該行白金信用卡購票,最高可獲賠1000元機票款。如此來看,持有一張中信銀行尊貴級白金信用卡是商旅出行的必需品,坐在機場貴賓廳的悠閑等候,也具有價值。

從信用卡行業數據上看,基于持續創新發展至今的成熟模式,信用卡仍是我國短期消費信貸的主流產品,在支付為民、普惠金融戰略中承載著“基礎設施”的角色。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我國當年住戶短期消費貸款余額103,541億元,其中,信用卡信貸余額占主要部分。

無界生態 激發消費的“力度”

信用卡作為集消費信貸和支付為一體的金融產品,廣泛服務于持卡用戶的各類消費場景,成為激發我國消費活力的重要“助推器”。作為國內率先邁入億級規模的信用卡發卡銀行之一,中信銀行充分發揮信用卡在“擴內需、促消費、惠民生”國家政策中的積極作用,深入推進生態化經營,加速推動數字化轉型,構建服務差異化優勢,引領綠色金融創新,踐行“讓財富有溫度”的品牌主張,全面推進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具體而言,中信銀行發揮全行零售融合優勢,堅持無界開放的生態化經營,全方位滿足用戶便捷支付、消費信貸等金融需求,多措并舉激發消費新活力。在產品生態層面,該行信用卡構建了涵蓋高端、商旅、女性、年輕等核心客群的卡產品體系,至今研發上市數百款信用卡產品。其中,圍繞年輕人消費需求,開發中信銀行“顏卡”系列信用卡,獲得年輕用戶的喜愛,累計發卡量超過千萬。面向初入職場年輕客群,該行推出“i卡”產品,為年輕職場人士提供專屬的授信政策和包括健身、職場課程、影音視頻會員在內的年輕化權益服務,成為廣大年輕客群“人生第一張白金卡”首選。

在場景生態層面,中信銀行信用卡順應消費提質擴容趨勢,圍繞用戶的多元化消費需求,全面布局線上、線下消費支付場景,推出跨境消費優惠活動,發揮金融力量激發消費新活力。該行信用卡通過升級特色品牌活動“9分享兌”“9元享看”“精彩365”,全面推進線下場景建設,圍繞餐飲、商超、加油等民生消費類場景,搭建特色商戶生態,活動覆蓋全國超過20萬家門店。同時,該行發揮出國金融優勢,布局跨境消費場景,打造“全球消費季”“境外交易返現”等活動,滿足出境人群的信用卡支付需求。

科技創新 金融支付的“溫度”

在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普及的當下,以手機端APP為代表的移動終端已成為金融服務的重要載體,成為銀行連接用戶,提供金融服務的核心陣地。中信銀行信用卡的動卡空間APP10.0以“核心用卡服務”為導向,打造“金融+生活”一站式智慧平臺,升級“動卡空間APP 長輩版”,為銀發人群提供界面友好、操作便捷的金融體驗,拓展借記卡用戶使用場景,融合雙卡用戶還款流程和體驗,全面提升服務溫度,啟動月活用戶近2000萬戶。

今年3月,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支付服務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見》,提出充分考慮老年人、外籍來華人員等群體需求,做好適老化、國際化等服務安排。中國人民銀行日前召開優化支付服務會議,與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高效協同,推動商業銀行、非銀行支付機構等綜合施策,聚焦重點城市、重點機構、重點場景,多措并舉優化支付服務,打通支付堵點,交易金額、筆數實現大幅度增長。

據介紹,為進一步優化外籍來華人士的信用卡申辦流程,今年,中信銀行將實施最新的信用卡辦理政策,其中持有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等合法有效的身份證明文件的外籍來華人士,或是中信銀行優質零售資產客戶的外籍來華人士,今后申辦該行信用卡進一步簡化開戶流程及手續,滿足外籍來華人士消費支付需求,體現“有溫度的信用卡”。

未來,圍繞建設金融強國的“五篇大文章”,我國信用卡行業將深度融入新時代的發展征程,以信用卡支付服務的廣度、激發消費的力度、金融為民的溫度,把握好時代賦予信用卡行業的使命,充分發揮在“擴內需、促消費、惠民生”國家政策中的重要價值,服務實體經濟,讓人民的美好生活觸手可及,邁向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編輯:胡津瑋 馬丹] [責任編輯:孫遜]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亚洲综合在线视频 | 无遮挡很黄很爽免费国产 | 亚洲高清乱码AV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 亚洲成国产人片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