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4年6月7日訊(記者 湯莎)在粵港澳大灣區澎湃發展勢能與人工智能洶涌發展潮流中,城市與企業如何把握發展機遇?6月5日,星展銀行以“人工智能驅動未來生產力”為主題,在深圳舉辦 “2024粵港澳大灣區論壇”,來自各行業專家、嘉賓等共500余人參會并進行了分享探討。
看好大灣區前景
星展三管齊下多地布局
“大灣區已成為中國內地最開放和經濟最富活力的地區之一,也是全球最具動力的增長引擎之一。”星展北亞區主管、星展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龐華毅表示,“我們高度重視大灣區的發展前景,堅信它將為中國、亞洲乃至全球經濟注入全新的投資動力和發展契機。”
龐華毅致辭
2023年,大灣區經濟顯著增長,國家生產總值(GDP)超過14萬億元,全國占比約為11%,經濟體量已超韓國。大灣區領先科技企業云集,擁有超過7.5萬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仍在不斷提升。在《2023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已連續四年排名第二。
近年來,星展集團(星展銀行控股股東)加強業務布局并拓展經營范圍,目前在大灣區內有近70家分支行網點,分布在香港、澳門、廣州、深圳、東莞等灣區城市,且取得重大進展。
在深圳,星展集團增持深圳農商銀行股份由13%至16.69%,強化對本地大眾與中小微企業市場金融服務。目前,星展銀行已成為首家在 “跨境理財通”計劃下擁有三家“南向通”合作伙伴的銀行,其中,深圳農商行已成為其香港最大的合作伙伴。“我們的零售業務也會通過持股深圳農商行,來間接進入大灣區來開展。”星展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鄭思禎表示,“南向通2.0還是會繼續與深圳農商銀行合作,抓住在中國香港投資的機會。”
星展集團在廣州強化高科技人才培育,全球第三個科技研發中心落地中新廣州知識城,預計聘請約2000名專注于人工智能、區塊鏈和5G等領域的本地專業人才;在香港積極擁抱財富管理業務,打造全新星展豐盛理財中心專注高凈值人群財富管理業務。“預計到2024年底,中國高資產凈值人士的可投資資產總額將達到327萬億元人民幣。”龐華毅認為,大灣區將為財富管理業務提供龐大機遇。
把握發展機遇同時如何支持大灣區發展?鄭思禎表示:“星展中國在總行專門組建了服務新經濟的團隊,通過跨部門、跨區域的合作,為不同領域、不同階段的科創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我們會進一步將新加坡的國際金融中心經驗、資源與中國本地實際結合,支持灣區發展,支持本地實體經濟以及‘新質生產力’的發展。”
人工智能帶來了新發展機遇
生成式AI競爭已經開始
論壇匯聚了大灣區內各行業領軍企業與業界專家,共同討論如何開拓新經濟機遇,謀求發展。
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在《洞察中國宏觀經濟與人工智能發展潛力》的主題演講中表示,中國經濟發展潛力是巨大的,目前屬于深度調整期,人工智能(AI)給我們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他認為,“美國發展人工智能的優勢是從0到1,證明了人工智能的路走得通、能成功;中國有巨大的工程師紅利,產業配套能力非常強,應用場景非常多,從1到100萬是我們的優勢。”
李稻葵主題分享
“AI,尤其Generative AI (生成式AI) 的競爭已經開始。”星展銀行全球企業銀行業務主管陳淑珊認為。
“中國在2021年就從戰略層面思考AI行業,著手規劃AI整個生態系統,目前中國已成為一個非常大的人工智能市場。”香港金融發展局董事會成員、行政總監區景麟在發言中表示,AI全球市場正在以25%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目前,中國AI市場規模已達到了1114億美元,全球市場規模占比高達18%。其中,應用生成式AI為中國金融行業帶來了約3萬億元的增量商業價值。
基于前期生成式AI研發,2023年星展銀行開始在內部試行自行開發的“DBS-GPT”。目前星展銀行已探索超過240個AI舉措,其中有20個已經試點落地。“AI在金融服務中的應用成效巨大,不但從成本和效率上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影響,還在開拓新的細分市場上,為業務模式創造正面影響。”龐華毅表示,“未來,我們將持續優化技術尤其是人工智能在金融服務中的應用,以更全面地捕捉大灣區蓬勃發展所帶來的各種商機。”
與會嘉賓還就“科技創新賦能供應鏈出海、中國企業‘走出去’及中國印度尼西亞‘區域綜合經濟走廊’” “供應鏈全球化”“綠色金融助力可持續發展”等話題展開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