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4年7月11日訊(記者 何亞南)“創造吧,少年! 讓想象成為你的力量, 在科幻的世界里,沒有不可能的邊疆,用你的筆觸,描繪未來的城市……”近日,在福田區荔園教育集團八卦嶺校區,由福田區小語教師朗誦團帶來的科幻詩歌朗誦《織夢》,拉開了第四屆“鯤鵬”青少年科幻文學獎培育活動的帷幕。
福田區小語教師朗誦團科幻詩歌朗誦《織夢》。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市、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深圳團市委,福田區委宣傳部,市、區教育局等部門相關負責人參加活動。本次活動線下線上同步直播,近3000人在線觀看。
第四屆“鯤鵬”青少年科幻文學獎培育活動與會嘉賓合影。
搭乘“鯤鵬”獎東風,聚集更多科創人才
2021年,“鯤鵬”青少年科幻文學獎在福田落地生根,成為全國首個專門面向25歲以下青少年科幻文學獎項的唯一獎項,為數萬名青少年提供了一個嘗試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前沿寫作的實驗場。
“在成功舉辦了前三屆‘鯤鵬’獎的基礎上,福田區將進一步擦亮‘鯤鵬’獎這塊金字招牌,在資源整合、校企聯動、新秀培養等方面協同發力,助推青少年的科幻創作。”福田區教育局局長王巍表示,福田區將組建聯盟,強化校際協作;科教融合,融匯校企資源;重點培育,打造優質隊伍,讓“鯤鵬”獎在福田教育的大地上生根發芽,成為推動青少年科幻創作的重要力量。
在談及科幻文學與深圳的契合度時,市文聯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王國猛指出,“鯤鵬”獎落戶深圳,與這座城市的科技、文化氣質完美契合,對于推動青少年進行科學創新,文學創意,文化創造具有重要意義。他還通過引用古代文學作品中的科幻元素,展示了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的豐富想象力和科幻傳統,鼓勵青少年要珍惜并傳承這份文化遺產。
深圳團市委副書記張天宇表示,深圳聚集了很多高科技企業,青少年學生能夠接觸到最前沿的科技,最領先的資訊,接觸到各類新鮮的事物,“鯤鵬”青少年科幻文學獎在深圳落地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相信在多方共同努力下,閱讀科幻文學的良好氛圍能夠在校園里蔚然成風,搭乘“鯤鵬”青少年科幻文學獎的東風,深圳未來能夠集聚更多科創人才。
暑期培育計劃:夏令營招募、全鏈條孵化培育
“鯤鵬”青少年科幻文學獎已經成功舉辦三屆,在今年第四屆的重要節點上,為引導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書寫出更具科技內核、更有人性溫度的科幻作品,福田區教科院聯合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將精心策劃一場暑期公益培育計劃,利用暑期時間,面向有志于科幻文學創作的青少年開展一場培育活動。
福田區教科院副院長李敏詳細介紹了第四屆“鯤鵬”青少年科幻文學獎暑期培育計劃。培育計劃的內容豐富多樣,主要開展為期7天的公益夏令營,同時還將舉辦多場線上線下相融合的講座,在全國圖書博覽會和上海書展期間開展沙龍交流活動。“鯤鵬”青少年科幻文學獎公益夏令營具有頂尖導師陣容、實戰創作訓練、科幻視野拓展、高新科技體驗等亮點,邀請科幻名家與青少年創作者面對面,將實現全鏈條的孵化培育、全過程的培訓指導、全范圍的輻射推廣,培育一批高質量的科幻作品。
科幻文學創作者云集,經驗分享成為焦點
在科幻文學創作經驗分享環節,深圳市“十佳文學園丁”、全國校園文學“十佳指導教師”萬福友分享了他在培養青少年想象力和科學創新方面的寶貴經驗,提出教師要多鼓勵學生觀察生活,激發想象潛能。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普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陳柳岐的主題演講,深入探討了科幻文學的發展與青少年想象力素養培養之間的緊密關系,為在場聽眾帶來了深刻的啟示和思考。
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獲得者、中國少兒科幻代表作家馬傳思的主題演講“科幻應該這樣教:科幻文學與中小學教育”引發了與會者的熱烈討論和共鳴。
圓桌論壇環節邀請了何明瀚、鄧衛、黃子真等多位業內知名人士,共同探討科幻文學的中國情懷與全球視野。何明瀚強調科幻作品需要有強烈的信念感、少年情懷,以及關懷心。認為這些是作品能夠打動人心的關鍵要素。鄧衛從媒體人的角度,提出科幻作品應具備吸引人的內容、客觀準確的表達,以及符合年齡階段的奇特想象,同時強調了科幻文學的科學性和藝術性的統一。黃子真討論了科幻文學與主流文學的融合,提倡科幻文學應有更廣泛的題材和更深入的創新,同時強調科幻文學的中國情懷和東方審美。教師代表鄒華楨和學生代表徐煒軒也積極參與討論,分享了他們對科幻文學的獨特見解和深刻感悟。整個活動為科幻文學的未來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第四屆“鯤鵬”獎作品征集方案發布,增設新秀獎
知識出版社常務副社長張京濤詳細解讀了第四屆“鯤鵬”青少年科幻文學獎的作品征集方案。其中,征稿的要求包括:必須是未經發表的原創作品,不能一稿多投。25歲以下的青少年群體都可以報名。評審分為初評、復評、終評,全過程實行匿名評審。獎項設置除了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今年還新增了新秀獎,同時設置了優秀組織獎、優秀指導老師獎。
截至目前,已超過10萬名愛好科學創意與文學想象的中國孩子,以科幻的名義,聚集在了“鯤鵬”獎的旗幟下,廣泛地閱讀各類經典,包括人文、科學和科幻,以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前沿研究為基礎,展開對宇宙和人類未來的無限想象,最終有51部作品榮獲大獎,1300多部作品獲得入圍獎,獲獎作品書系(共6部)出版發行,一批優秀作品納入出版計劃,向世界展現了獨屬于青少年的文學魅力。
以科幻為抓手,探索創新人才培養的福田路徑
長期以來,福田高度重視青少年科學教育,致力于培養拔尖創新型人才。如今在“鯤鵬”獎的助力下,福田已成為青少年科幻創作的先行示范高地,福田青少年展現了卓越的創作能力,每年投稿近萬篇,過去三年有超過10篇作品榮獲大獎。其中福田區實驗教育集團僑香學校六年級學生徐煒軒憑借26萬字的長篇小說《隕星》,獲第三屆“鯤鵬”獎全國獎項。
“鯤鵬”獎始于深圳,輻射全國。其意義不僅在能培養出一批科幻寫作領域的領軍人物。更重要的意義在于通過科幻寫作比賽,培養中小學生的科學素養,讓科幻的想象力、創造力對他們的成長、人生觀世界觀產生積極影響。
“鯤鵬”獎的發起與推動,是福田發掘和培育科技創新人才的重要探索之一。在助力科技強國、文化強國、教育強國的征程中,福田始終堅持在發展中突破與創新,積極探索創新人才培養的福田路徑,為培養新質生產力所需人才、建設教育強國貢獻力量。(本文由活動方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