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4年7月26日訊(記者 何亞南 王茜 實習生 呂鋅微)今年暑期已至,深圳各高校積極響應廣東省委、省政府關于“百校聯百縣助力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工作部署,紛紛投身于社會實踐的熱潮之中,為推動區域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
深圳大學:以專業知識深耕基層
今年暑期,深圳大學185支“三下鄉”實踐隊伍將前往廣東省內汕尾、汕頭、梅州、潮州等14個地級市以及內蒙古、云南、新疆、湖北、貴州等9個省份投身社會實踐,其中160支“百千萬工程”突擊隊將在省內助力鄉村振興工作,服務領域覆蓋嶺南特色產業、海洋產業、鄉村集體經濟、綠美廣東、縣域科技服務、鄉村規劃建設、文化創意和保育、古建筑活化、鄉村公共服務等。
在實踐中,深大積極倡導以專業知識深耕基層,助力鄉村振興。生命海洋學院“荔”爭上游實踐團(原“藥稻病除”團隊)續展“百千萬工程”示范項目,再度出發。實踐團依托獲首屆深大青年先鋒獎章集體表彰的iGEM團隊組建,專注研發基于RNAi技術的綠色生物農藥產品,多次前往廣東惠州博羅進行實地調研,針對水稻紋枯病等病害及薇甘菊入侵,提出以RNA干擾技術和“植物疫苗”綠色生物農藥技術為核心并且具有無污染、無農藥殘留、非轉基因等優點的綜合解決方案。今年暑假,團隊奔赴汕尾,將RNAi技術引入當地荔枝產業,并通過生物技術手段及配套的機械系統來助力荔枝保鮮。
把絲苗米變成“煲仔飯專用米”、用蝦肉制成寶寶輔食、以生蠔為IP做文創搞直播、打造騎行基地、建皮影主題風情街……不久前,管理學院兩場課程成果展示活動舉行,學生們的山海創意悉數亮相。學院將部分公選課、專業課與幫扶助農相結合,激發起學生們無限創意,他們通過資料收集、實地調研,深入挖掘海陸豐的農業、文化、旅游資源,打造振興鄉村產品的特色方案,用專業知識幫助鄉村開拓市場。
哈工大深圳校區: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
2024年暑期,哈工大深圳校區學子下鄉村、進社區、訪企業,在實踐中增長才干,在篤行中砥礪青春。
“原來這就是‘國之重器’。”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和藍箭航天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研發單位,深圳校區學子與超級計算機和運載火箭等前沿科技進行了一場“親密接觸”,并與工作人員交流座談。同學們紛紛表示,將懷揣航天報國的遠大理想,努力奔向更加深邃的“星辰大海”。
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智啟未來?能源探秘”暑期職涯實踐團走進河源市多家新能源企業了解電場架構、供電技術以及國內風電行業發展等方面的知識;經濟管理學院學子走進深圳多家高新企業,理解經濟學真諦,了解企業發展的艱辛與成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即刻行動”實踐隊與星愿樹(清湖校區)特殊教育學校的孩子們一同玩游戲、講故事、做手繪;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南工小翼”服務隊攜手龍華區殘疾人聯合會,攜手為特殊兒童打造“紙短情長”主題活動,共同用愛播撒希望的種子;在深汕合作區鵝埠鎮,建筑學院學子發揮專業優勢,為鄉村規劃、文化挖掘等領域建言獻策……
“規格嚴格,功夫到家”哈工大同學們在擔當中歷練、在實踐中成長,用實際行動為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奉獻哈工大學子的青春力量。
深職大:“趣”玩實踐課堂遍地開花
舉辦非遺文化展,帶領小朋友體驗景泰藍畫、麥稈畫、竹編畫、漆扇、扎染等非遺手藝;開展科普講座,通過趣味活動加深村民對垃圾資源化利用的理解;為鄉親們表演節目、放映電影;幫當地農文旅產業盤活資源、直播帶貨……近日,深圳職業技術大學(以下簡稱“深職大”)37支“百千萬工程”突擊隊的570余名師生正式出征。這個暑假,他們在惠州市惠東縣、河源市和平縣發揮專業所長,開展了一系列內容豐富的社會實踐。
“真的很謝謝同學們的耐心講解,我學會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及自動體外除顫器(AED)的使用方法,填補了我們的知識盲區,以后也可以跟我們的村民進行日常科普了。”一位多祝鎮的社區志愿者說道。專業賦能下,深職大“趣”玩實踐大課堂遍地開花,醫護學院師生進行義診及急救技能培訓,另一邊,影視傳媒專業學生則通過直播推廣當地文旅資源。校際聯動方面,深職大與惠東職業中學等校開展深度合作,共享資源,共謀發展。
深信院:資助宣講,筑夢啟航
日前,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深信院”)以“雙百行動”為契機,在結對縣——汕尾市陸河縣,開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資助政策宣傳活動。
7月9日至7月14日,計算機學院、數字媒體學院、管理學院三支宣講團隊共計45名優秀的深信院學子分批奔赴陸河,三支團隊均由受益于國家資助政策的學生組成。在為期6天的國家資助政策宣傳中,宣講團隊成員結合當地具體情況,通過定點宣講、流動宣講、校園講座、入戶訪談等多形式結合開展。
計算機學院宣講團隊與東坑鎮和東坑中學結對,數字媒體學院宣講團隊與螺溪鎮和螺溪中學結對,管理學院宣講團隊與河口鎮和河口中學結對,在每個結對鄉鎮和中學開展駐點擺攤宣講、校園宣講會等共六場活動,服務300余名當地學生和家長。入戶走訪60余名東坑鎮、螺溪鎮、河口鎮的貧困學生,指導困難家庭充分學習運用國家資助政策,幫助學子順利完成學業,并送去了宣講團隊的關心慰問。
深北莫:辯悟菠蘿產業創新之路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以下簡稱“深北莫”)成立廣東省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湛江徐聞鄉村振興實踐團(以下簡稱“實踐團”)奔赴湛江徐聞,追尋湛江紅色記憶,辯悟產業創新之路。
實踐團先后來到中共廣州灣支部舊址(林氏宗祠)、菉塘革命烈士陵園,重溫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以最深切的哀思向這些革命英烈致以崇高的敬意。
實踐團成員張錦慧表示:“踏入林氏祠堂中共廣州灣舊址,歷史氣息撲面而來,歲月的痕跡訴說著往昔。這里見證了革命先輩們的艱辛,我深刻感受到了十二位革命先輩們的英勇無畏和無私奉獻,他們犧牲時的平均年齡僅23歲,正值青春年華,卻毅然投身革命,為了理想舍生忘死。在那樣艱難的歲月里,這些年輕的生命,用熱血和忠誠譜寫了可歌可泣的篇章,為我們換來了今天的和平與繁榮。”
隨后,實踐團來到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和徐聞縣諾香園農產品專業合作社,深入了解菠蘿研究基地內雜交菠蘿新品種從選育到誕生的每一個細節、菠蘿新品種推廣創新策略,學習徐聞菠蘿產業高質量發展轉型案例,激勵實踐團成員樹立起解決產業實際問題的實踐意識,不斷踐行青年服務鄉村振興的責任和使命。
(本文圖片由各學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