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4周年紀念日。我們在此說一聲:生日快樂!
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開篇杰作,深圳經濟特區每一個重要的成長節點,都凝聚著萬千關注。不久前,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研究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對于每一天都是改革開放時間的深圳而言,這將又是一次篳路藍縷、一次沐光前行。
一張藍圖,勾勒最美畫卷
在一張宏偉藍圖上擘畫未來,是決定“看多高”和“走多遠”的先提條件。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指出:“全黨必須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舉一綱而萬目張,解一卷而眾篇明。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的總體部署,是時代巨筆在宏偉藍圖上的關鍵落墨。把目光投在更長遠的時間軸上看,深圳的誕生,亦和改革的一張藍圖息息相關。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中通過了由國務院提出的《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批準在深圳設置經濟特區。這一天,被稱為“深圳經濟特區的生日”。
從呱呱落地,到蹣跚學步,再到茁壯成長。已過44歲生日的深圳經濟特區,正值風華正茂。在它身上,我們看見一張張藍圖變得清晰起來:從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范區建設,到深圳綜合改革試點、全面深化前海改革開放,再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先行示范城市、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近3年,87條“深圳經驗”獲國家發展改革委發文全國推廣(相關閱讀:近3年87條改革創新“深圳經驗”,獲全國推廣!)。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藍圖轉化為中國式現代化的現實,深圳有自己的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改革藍圖的繪就,讓已到不惑之年的深圳,去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點上再出發,繼而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偉大實踐中走在前列,勇當尖兵。
一條道路,走出廣闊天地
能被時代推到最前沿,必然有屬于自己的時與勢。
201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赴地方考察調研,第一站就來到深圳。在前海石旁,習近平總書記發出“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動員令。
改革開放,是要作答好中國之問、世界之問、時代之問。進入新時代,這一新考題比過去更復雜、更艱難。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公報就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的,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開辟廣闊前景。
改革開放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對于深圳來說,這條道路沒有坐標系參照,那尊埋頭奮蹄的銅雕“拓荒牛”,彰顯出最好的奮斗姿態。44年的時間,深圳始終牢記黨中央創辦經濟特區的戰略意圖,以尖兵的姿態一往無前,創出不勝枚舉的“第一”:
第一個進行分配制度改革、第一個實行工程招標、創辦第一家企業自辦的股份制銀行……既有“破”的魄力,更有“立”的擔當,深圳堅持用改革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在全國范圍內更好發揮輻射帶動、先行示范效應。
河套合作區建設駛入快車道、出臺21條措施激發消費市場活力、加快打造全球一流的總部經濟集聚地……在媒體盤點的2023年度深圳發展改革十件大事之中,我們看到的是“改革開放永遠在路上”的現實語境。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
時間已經證明,改革開放是深圳創造奇跡的重要法寶。立足關鍵時期,二十屆三中全會讓我們更加深刻把握改革開放和中國式現代化的關系。方向明,才能行動敏。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于8月26日度過又一個生日的深圳經濟特區,將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一座城市,創造發展奇跡
一座城市,唯有把握了向“新”而行的趨勢,才能充分地擁抱未來。
對于深圳而言,“新”的內涵和內容是什么?是改革,為深圳經濟特區激發出應對挑戰、奮勇前進的能量。也正是因為改革,讓44歲的深圳經濟特區,依然在拔節成長。
都說改革是必答題,閱卷的是人民。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就指出,面對人民群眾新期待,必須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2000多萬深圳人對于改革的感知,構成觀察這座城市發展的豐富切口:
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用“平均三天推出一項制度創新成果”,為“深圳速度”作出了新的注解;
出臺5個“30條”與“20+8”政策,助推深圳在更高起點更高水平上加速實現工業高質量發展;
注重科技賦能,“數字政府”與智慧城市建設取得新進展,努力走出一條符合超大型城市特點和規律的治理新路子;
作為全國唯一處于城市腹地同時也是面積最小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福田區紅樹林讓南來北往的候鳥們流連忘返;
以《詠春》《深AI你》為代表的深圳文藝精品強勢出圈,一系列成果都彰顯深圳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
一撇一捺,把“人”字寫大。經濟、金融、制造、科技、民生、生態、文化……在深圳勇闖深水區的改革實踐中,“人”始終是改革發展的推動力量和最終成果的受益者。因改革而興的鵬城,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合伙人”加入。“來了就是深圳人”的話語里,凝聚著對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念與決心。
不久前,創造多項世界紀錄的深中通道正式通車。一橋飛架融通粵港澳大灣區,讓珠江兩岸進入“半小時生活圈”。有人說這是獻給特區44歲生日的賀禮,因為這座城市和這條通道都是在風高浪急的環境里一路“闖關”“探路”“破題”。誠如斯言。現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科學謀劃了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以此為引領,我們相信深圳一定會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特約評論員 謝偉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