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需要維權時 哪些屬于重要證據?
網購發生糾紛時,消費者應保留和提供哪些證據,才能更好維護自身權益呢?
北京互聯網法院綜合審判二庭副庭長 張倩:首先第一類就是相應的主體信息的材料,對于消費者而言,自己的賬號注冊信息,賬號的實名認證信息,購買的信息等等。對于商家而言,我們要查詢到商家他的相應名稱以及他的住址等。電子商務法中有相應規定,平臺是應當對于商家的信息進行披露的,現在市面上可見的大平臺上都是可以查詢到商家的具體信息的。
第二類是商品的信息,在收貨的過程中,尤其是對于貴重的商品,最好是保留相應的開箱視頻,還原商品最初收到的情況,以免后續的糾紛產生,或者說在糾紛產生過程中沒有相應的證據去維權。
第三類是訂單的交易信息以及溝通的過程,比如說交易快照,還有跟商家的聊天記錄或者通話記錄等等。
最后一類是商品存在問題的一些相應材料,比如說檢測報告,故障的認證材料以及相應的照片視頻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在維權過程中應當好好保留的相應材料。
網購糾紛有多種處理方式
北京互聯網法院綜合審判二庭副庭長張倩還介紹,網購中產生了糾紛,消費者可以采取多種處理方式。
首先,跟商家進行協商,反饋問題并表明自己的需求;
如果不行,還可以通過平臺客服或者申請平臺進行介入。
如果還是無法解決,應向消費者權益保護協會等相應行業組織反饋情況。
最后,如果以上途徑都不能解決問題,就要通過司法途徑向法院起訴,維護自己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