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4年11月27日訊(記者 常軍平)11月27日,“高端品質 樂享生活”第31屆中國國際廣告節在廈門舉行。來自政府、行業協會、龍頭企業、新媒體平臺等高層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如何利用“標準·認證+”理論和“六化三步”模式打造高端品質認證,助力企業開拓新品類,實現品牌價值的飛躍。
大會上,九毛九集團副總裁趙媛媛作以《太二酸菜:傳統與現代交融下的品質密碼》為主題的分享,分享太二酸菜魚如何打造一顆高品質的酸菜,將這顆酸菜品牌化。
以傳統美食發揚傳統文化
在當今數字化時代,信息傳播迅速且熱點頻繁更替,多數熱點如過眼云煙般轉瞬即逝。然而,在這樣一個看似與傳統文化漸行漸遠的時代,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卻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展現了出來。
李子柒在三年的沉寂后,以三部作品重新獲得關注。她通過展示傳統美學、工匠精神和非遺技藝,如在作品中融合傳統絨花制作與蜀錦,向世界展示了傳統文化的魅力。盡管鄉村短視頻領域競爭激烈,李子柒的影響力依舊。網友們高度評價她,認為她不僅展現了個人魅力,還體現了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她證明了文化輸出不僅是信息傳播,更是情感和生活實踐的體現,使傳統文化在全球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可以說,傳統文化之美永遠是頂流。
餐飲領域中,傳統美食承載著深厚文化內涵。九毛九集團從創立之初就專注于傳統美食,目前,已打造了專注西北菜的九毛九西北菜、主打酸菜魚品類的太二酸菜魚以及主打火鍋的慫火鍋廠,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多元美食體驗。
其中,太二酸菜魚喊出了“酸菜比魚更好吃”的口號,將酸菜當作酸菜魚這道菜的主角,除了營銷差異化賣點的考量,更重要的是太二酸菜魚在這顆酸菜上的極致追求,堅持使用傳統老壇腌制,傳承傳統風味。
酸菜為何比魚好吃?
自古“北白南芥”,中國人吃酸菜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朝,《周禮》中記載:“饋食之豆,其實葵菹”。據東漢許慎編著的《說文解字》中解釋:“菹菜者,酸菜也”。
周朝人稱酸菜為菹,是冬季主要蔬菜來源。酸菜分為南北兩種,北方以白菜為主,用大瓦缸和石塊腌制,需曬、洗凈、擺放、壓石、加水密封,三十天后完成。南方酸菜,如四川酸菜,以芥菜為原料,用泡菜壇子腌制,芥菜洗凈曬干后放入壇中,加鹽和淘米水,密封腌制。南方酸菜色澤金黃,口感醇香脆爽,常用于酸菜魚等菜肴。
太二酸菜魚采用南方傳統陶壇腌制的酸菜,選用云南小葉芥菜,并在四川成都的適宜氣候下進行高質量發酵。為保證新鮮,芥菜采摘后立即鎖鮮運輸,并在成都經過嚴格篩選后加工。
經過三清三洗后,將芥菜置于棚內晾曬,最后放入傳統陶壇腌制。腌制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都至關重要。包括嚴格控制時間、溫度、濕度等參數,腌制酸菜的空間要求恒溫恒濕,并且規定腌制時長近30天,以追求保留80%的水分,從而使酸菜口感脆嫩。
同時,太二堅持使用一整顆的酸菜,確保其原顆、原香、原汁、原味。酸菜出壇后,還會再次進行清洗篩選,去除顏色、脆度、風味不合格的酸菜,然后對合格的酸菜進行酸鹽度和微生物檢測。
得益于穩定的工藝,酸菜酸鹽度均能達到標準,在微生物方面,在發酵過程中產生乳酸,且在隨著發酵的成熟產生酸味,不僅使酸菜更具美味,還能抑制壇內的其他菌,防止不正常的發酵。
打造特有的“太二酸菜”品牌名片
一顆酸菜撐起了千億市場,卻少有叫得響亮的酸菜品牌。而喊出“酸菜比魚更好吃”的則致力于將酸菜品牌化,打造獨特的“太二酸菜”品牌。
中國酸菜市場規模巨大,下游產業包括酸菜魚和酸菜火鍋等。酸菜魚行業對酸菜的需求量大,預計2018至2024年市場規模將快速增長至705億元。然而,醬腌菜行業進入門檻低,競爭激烈,多數企業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弱。國內酸菜腌制行業市場分散、品牌混亂,缺乏龍頭企業,與涪陵榨菜等品牌相比,酸菜領域尚未形成知名品牌。
將酸菜品牌化,打造成一個特色的名片,這也是太二正在做的。太二誕生之際就以“酸菜比魚好吃”作為品牌標語,嚴格把控酸菜的品質,為消費者提供美味、吃得放心的酸菜。
九毛九集團副總裁趙媛媛在大會上表示,我們始終堅持傳統的老壇腌制方法,用傳統的陶壇制作“老壇酸菜”,保留傳統風味。同時,她還透露,我們即將對相關的太二老壇酸菜制作工藝和標準進行認證,未來我們希望每一顆酸菜都能擁有自己獨一無二的“身份證”,讓消費者能夠清晰地了解其背后的品質故事。
(本文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