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4年12月8日訊(記者 葉玉燕)“媽媽,我想去培訓機構學習電腦編程,可不可以?”在龍崗區橫崗街道和悅居公租房內,趙宇正和媽媽賈偉商量著去培訓機構學習的事情。“孩子很好學,有理想,興趣廣泛,喜歡新鮮事物,像這樣的學習想法,沒少提。”眼前的賈偉和善溫柔,臉上時常掛著笑容。今年47歲的她,身患癌癥,是單親媽媽,作為孤獨癥患者家長陪伴孩子已經12年。
愛的力量,重燃希望
趙宇3歲前,體弱多病,頻繁出入醫院,讓賈偉操碎了心。更讓她擔心的是,孩子說話緩慢,總是一個字一個字地往外蹦,不愛與人交流。2012年,經醫院檢查,4歲半的趙宇被確診為孤獨癥。
“那時候趙宇爸爸也選擇離開我們,我們母子二人相依為命,感覺天都要塌了,但是不得已要自己接受這個現實,再難也不能放棄孩子,我相信積極采取相應的措施治療,他還是有機會康復的。”賈偉回想起當時的情景,眼淚不禁濕了眼眶,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從此,賈偉便全身心陪伴孩子,沒有工作,沒有收入來源,生活拮據,但她還是帶著趙宇去康復機構。每天8個小時的高強度系統康復訓練,是母子二人的“必修課”,漫長而艱辛。回到家,賈偉還會按照機構老師的方法不間斷輔導趙宇,每一個簡單的動作、每一個發音的嘗試,不厭其煩地重復。耐心和溫柔成了賈偉的“標簽”,微笑成了她對孩子最好的肯定。“長時間枯燥乏味的訓練,孩子有時會感到疲憊和沮喪,我就鼓勵他,同時也鼓勵我自己。”賈偉相信,愛和堅持能創造奇跡。
趙宇和媽媽賈偉。
為了讓趙宇多與人交流,賈偉經常帶著他參加公益活動、到戶外爬山、去圖書館閱讀。在這些活動中,趙宇逐漸打開了心扉。“有一天,趙宇陪伴我做義工時,會主動吹口哨提醒路人不要闖紅燈,用實際行動傳遞正能量。”賈偉回憶起趙宇小時候取得的進步,眼里依然閃爍著喜悅的光芒。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年多的康復訓練,從只能發一個字的音到可以完整表達句子,從最初的膽怯不安到后來的主動參與,趙宇有了跨越式的變化,這讓賈偉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政府關懷,驅散陰霾
正當生活稍有起色時,命運又給了他們沉重一擊。2014 年底,賈偉被診斷出患有乳腺癌,開始手術、化療,放療后又因為肺部感染呼吸困難,反復住院。“那時候我唯一牽掛的就是孩子,我只想多陪他一天。”賈偉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在此期間,趙宇的康復訓練也受到了影響。
趙宇在家認真學習。
就在這時,系列政策的落實如同一縷溫暖的陽光,驅散了他們生活的陰霾。橫崗街道六約南社區在了解到賈偉的家庭情況后,及時向上級部門反映,龍崗區政府、區殘聯等部門結合賈偉母子的實際困難,協調各方資源,在2017年為他們申請到和悅居公租房。穩定、舒適的居住環境,成了他們新生活的起點,讓這對母子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與安寧。“自從住進這里,生活就有了色彩。”賈偉感動地說道,政府不僅幫助解決了住房問題,還落實了低保金,為他們的生活提供了基礎保障。針對趙宇的特殊情況,還提供了殘疾人護理和生活補貼,為他的康復訓練和生活照料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堅持逐夢,譜寫樂章
隨著生活狀況的好轉,賈偉的身體狀況日漸平穩,趙宇恢復了正常的康復訓練,性格也日益開朗自信起來。“媽媽生病后,我就想做些事情,讓媽媽沒那么累。”趙宇進入學校后變得更加堅強和獨立,學會了自己乘坐公交車和地鐵上下學,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用實際行動為賈偉減輕負擔。趙宇榮譽感很強,在學校每學期都爭當班長,團結同學一起努力爭先進班級。他興趣廣泛,喜歡打籃球,熱愛音樂,堅持學習鋼琴,曾成功加入深圳市少兒特普融合樂隊52Hz樂隊,并在大型活動進行演出,彰顯了特殊孩子的朝氣。2023年,趙宇被評選為龍崗區“最美少年”,并提名深圳“新時代好少年”。
趙宇在舞臺上深情演奏。
今年9月,趙宇踏入了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學校的高中校園,在這里,他繼續學習追求自己的理想。“我有很多理想,我想成為一名教師、電腦編程師、家裝設計師。”趙宇說到理想時,眼神中透著堅定。“從小到大,孩子從未因為自己是特殊孩子而自卑氣餒,他自信努力,積極爭取,認為只要自己堅持學習,就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在談及未來時,賈偉滿懷希望地說:“只要我和孩子一起努力堅持,相信他將來一定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