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4年12月10日訊(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彭琰)同臺同時面對采購商,4款大米供貨商如何推薦自己的產品?特別在可能簽訂意向書的情況下,如何介紹產品特點?價格怎么定?優勢在哪里?
這一串問題,擺在四位學員面前,他們分別來自廣西桂林市白竹村、湖北荊州市馬跑泉村、湖北荊州市雙龍村、廣東茂名市米場村。參與同臺競爭的四款大米,第一款米上來就是“王炸”——“董宇輝”曾在直播間加持過,復購率達到100%;第二款米主打本地口碑、訂單種植;第三款米以當地考古出土稻米引出5000年以上的種植歷史,品種優良為當地政府機關采購,滿足當下吃得少、吃得好的需求;第四款米主要比拼價格。它們面對的是望家歡農業集團、百果園集團、鑫輝餐飲、本來生活、DC農業等深圳本土農業龍頭企業采購部門負責人,他們會對哪一款感興趣?會問什么問題?
這一幕發生在近日于深圳高級經理研修院(深圳企業家研修院)舉行的“耕耘者振興計劃”村集體產業運營能力提升深圳第七期產銷對接班上。作為培訓課程中重要一環,來自8省14個地市的71名村黨支部書記、鄉村治理骨干學習如何推介自己村莊和村集體的特色農產品。
據悉,深圳高級經理研修院(深圳企業家研修院)自1993年起承擔深圳對口幫扶地區干部人才培訓任務,以及國家部委交辦的東部城市支持西部地區干部人才培訓任務。多年來,在對口幫扶、東西協作、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經濟發展等主題方向共執行近6萬人次的干部人才培訓任務。承辦產銷對接班是該院充分發揮人才培訓優勢,積極響應深圳創建國家消費幫扶示范城市工作要求的一次有力行動。
在產銷對接班開班儀式上,騰訊為村耕耘者項目負責人陳圓圓介紹說,2021年農業農村部與騰訊簽署“耕耘者振興計劃”戰略合作協議,面向鄉村治理骨干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開展免費培訓,并為鄉村人才免費開發和提供數字化工具。村集體產業運營能力提升班是“耕耘者振興計劃”的高階培訓班,為使用數字治理小程序展現治理有效且具備產業基礎的村莊提供產銷對接渠道。陳圓圓透露,“耕耘者振興計劃”1.0階段提供了一套“學以致用”的數字化治理工具,在2.0階段將為用數字治理工具呈現治理有效的村莊提供一套“激勵體系”,依托“加油耕耘者基金”,讓鄉村治理成效有機會變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