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4年12月19日訊 近日,家住上海的忻先生向記者爆料稱,其岳母于2024年1月份向其妻子轉賬時填錯賬號,導致95萬元進入一貸款逾期人賬戶并立即被銀行劃走,銀行至今拒絕退還該款項。12月18日,廣東華商律師事務所陳升杰律師告訴記者:在此種情況下較難尋求退款,如確屬誤轉可嘗試向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投訴解決。
95萬元轉錯賬戶被劃扣
銀行:我方屬正當行使權利
忻先生告訴記者,2024年1月,其岳母朱女士欲向其妻子賬戶轉賬95萬元,但不慎填錯賬號,95萬元進入曾與其有過金錢往來的同銀行舒某某賬戶。“我岳母跟我們說是上下劃的時候點錯了。”由于舒某某系該銀行貸款逾期人員,95萬元一經到賬便被銀行劃走。忻先生表示事發后第四天家人便已報警并聯系銀行處理此事,但直到現在過去將近1年銀行還未還款。
12月17日下午,記者聯系到該銀行上海分行辦公室。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收款人舒某某于2018年從該銀行獲得信用貸款100萬元,還款時間1年,已逾期多年。對于借貸逾期客戶,銀行基于借款合同約定,對逾期客戶賬戶進行欠款扣收是正當權利。而對于朱女士的轉賬行為,工作人員表示“我們很難判斷她的真實意愿。”對于此事銀行內部進行了多輪溝通,但目前無法滿足朱女士一家“即刻退款”的要求。
對于“轉賬失誤”各執一詞
律師:尋求退款有一定難度
對于朱女士是否屬于轉賬失誤,雙方目前各執一詞。
12月18日,該銀行上海分行辦公室工作人員再次聯系記者。“首先我們判斷朱女士和收款人就是認識的。”據該工作人員表示,經查朱女士的95萬系分兩筆轉給對方,一筆45萬元一筆50萬元,并備注“生活費”。朱女士雖是老年人,但記錄顯示其手機銀行的操作比較頻繁,“應該不屬于不經常操作的人”。
對于銀行的說法,忻先生則表示由于單筆限額緣故,當天只能分兩筆轉賬。“當時這筆錢我愛人要還給親戚好友,我岳母轉給我愛人的時候備注的是‘生活費’。”忻先生稱款項接收人舒某某確實與岳母認識,但也僅僅有一面之交。“這個人之前輾轉跟我岳母借過錢。”
12月18日下午,記者聯系到廣東華商律師事務所陳升杰律師。陳律師表示,此事件的關鍵是,是否有證據去證明當時是誤操作,一般會考察當事人之間是否認識等因素。當然,也有法院認為基于貨幣“占有即所有”的基本原則,即使錯誤轉賬確屬事實,此筆資金也為賬戶權利人所有,應作為其財產予以執行。因此,不能以誤轉賬為由排除強制執行。考慮到既有判例,走民事訴訟尋求退款有一定難度,如確認是誤轉可向國家金融監管局投訴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