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1月22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楊麗萍)高質量黨建是高質量發展的引領和保障。深圳堅持“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一年接著一年抓、一錘接著一錘敲,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助力推動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
強引領推動經濟運行穩中有進
從大兵團“雙招雙引”到區域重大項目落地,中心工作在哪里,黨旗就插到哪里,資源就跟進到哪里,這是深圳黨建戰斗力的鮮明特色。
打造黨建“朋友圈”,共繪發展“同心圓”。以深中通道開通為契機,寶安區攜手前海、東莞濱海灣新區、中山翠亨新區,建立深中通道沿岸區域黨建共建新機制,通過高質量黨建牽引推動產業升級。在這個機制下,寶安區與前海組建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聯合黨委,辦展面積超百萬平方米,會展經濟蓬勃發展。
市國資委深化國企黨建研究會平臺通道建設,協同各區對3300余家在深央企國企上門走訪,收集在深發展、項目建設規劃235項,意見訴求804項,常態化開展“央企國企深圳行”活動,推動達成央地合作項目38個,總投資近470億元。
組織力量激發艱苦奮斗力量,迎難而上、賽龍奪錦。福田區作為深圳的中心城區,推出黨建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10+5”行動,實施服務業強區“十大行動”,去年新引進11家銀證保機構、數量創4年來新高。實行黨建引領全域全員招商,實施“工作組+臨時黨支部”模式,每周公布班子成員招商成果,確保每人每天都有一批項目在跑,推動525個項目落地,同比增長1.9倍。
大鵬新區推動黨建引領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力推大灣區首個地中海俱樂部成功落地,洲際英迪格高端酒店等21個重點項目取得階段性進展,積極對接法國開云、阿那亞等領軍商旅企業,旅游名片更加靚麗。
強黨建讓新質生產力動能更加澎湃
強基才能固本,凝心方能聚力。傳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產業發展在哪里,黨建工作就開展到哪里,精準服務就跟進到哪里。市委組織部持續推動織密建強黨的組織體系,各級黨組織高效運作、快速動員,集中力量辦大事,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注入動力。
為培育醫療器械領域“新質生產力”,2023年7月,深圳成立市醫療器械產業鏈黨委,覆蓋政府部門、醫療機構、科研院校,以及上下游企業600多家。針對企業創新成果應用推廣和臨床轉化進醫院難等問題,組織企業與北大醫院等10多家醫院溝通,促成5家醫院與企業簽訂8項合作協議、36家企業與醫院達成合作意向;針對臨床研究問題,專門舉辦GCP服務集市,促成3家醫院與8家企業簽約合作,產業鏈黨委的凝聚力日益增強。
黨委第一書記邱宣所在的市老干部“兩新”組織服務團,2024年12月獲評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集體。邱宣說,全市像我們這樣的產業鏈黨委共有69個,涵蓋了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新型儲能、超高清視頻顯示、文化和旅游等產業,帶動上下游超7000家企業參與,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學講話,做投資”,深創投集團第十四黨支部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找方向、找思路、找辦法,把關鍵核心技術清單轉變成重點投資清單。黨支部聚焦電子玻璃產業這一細分領域,研究發現重慶鑫景生產的電子玻璃具有優異的耐摔性能,對解決電子玻璃和航空玻璃“卡脖子”難題有重要支撐作用。在完成投資決策后,還針對企業產品良率、股權結構等問題,幫助企業解決潛在經營風險,讓企業安心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慶鑫景的航空風擋玻璃成為C919唯一國產供應商。
“國家需要什么,深創投就投什么”,黨支部在風投創投發展中把紅色旗幟舉得更高,更好地挖掘和培育新質生產力,為產業科技創新注入更多創投活水。支部書記鄧亮深有感觸地說:“每當看到投資的企業取得了科技創新突破,甚至支撐了大國重器,支部黨員們就覺得特別開心和自豪!”值得一提的是,黨支部還創新構建“投建聯動”模式,“投資到哪里,黨建到哪里”,累計推動6家已投民營高科技企業成立基層黨組織。
以產興城,以城促產。新質生產力勃發,是深汕跨越式發展的密碼。深汕特別合作區分類立項10個“書記項目”,擇優建立“揭榜掛帥立新功清單”,示范帶動各級各領域基層黨組織書記和廣大黨員干部在工作中奮勇爭先、擔當作為,推動比亞迪項目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一期16棟廠房、174條產線全部滿產;二期實現整車雙班生產,全年生產整車超25萬輛,“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車城”正拔地而起。
強導向讓干部沖在經濟發展一線
以考核定實績、以實績論英雄,深圳開展高質量發展督導暨“為人在事·序事辨材”干部調研,注重在經濟運行、招商引資等重大工作第一線磨礪干部、識別干部、選拔干部。市委組織部創新干部統籌調配導向沖鋒機制,探索“大兵團作戰”模式,統籌調配全市專業領域干部,形成精兵強將向重大戰略、重大項目、重大工程一線集結的生動局面。
龍崗區選派84名精銳干部參與固定資產投資、招商引資等專項攻堅,組織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揭榜掛帥”整備土地入庫345公頃,引領全區上下全力以赴拼經濟、穩發展。龍華區建立土地整備“戰訓考一體化”干部培養模式,堅持在一線、火線識別干部、考察干部、使用干部,大力選拔一批“猛將”“闖將”“干將”,365名在土地整備、KPI指標任務落實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干部予以提拔重用、記功嘉獎、表彰評先。
光明區堅持以“跟黨一起創新”引領打造科學之城,把黨旗插到科學城攻堅一線,黨員領銜揭榜掛帥,鵬城云腦Ⅲ主體封頂,超算二期機房樓基本完工。中兵智能創新研究院、南科大光明高等研究院等一批大院大所揭牌成立,深圳醫科院、深圳灣實驗室、深圳理工大學等快速發展。按產業組建招商先鋒隊,赴國內外招商88場,落地世界500強等優質項目56個、外資項目67個,獲評全市招商優勝區。
回望2024年,深圳外貿進出口規模首次邁上4萬億元臺階,實現歷史性突破,彰顯出強勁韌性和充沛活力。深圳為何能“貿”尖?市商務局對外貿易處黨支部雖然只有5名黨員,卻在作風上“拉滿弓”,深入重點企業、協會調研,拜企為師、問計于企,元旦放棄休假,全員在崗,結合企業建議,起草穩外貿工作舉措,確保政策“能早則早,能出盡出”,迅速推出穩外貿“24條”、促進汽車出口“24條”。黨支部書記、處長曾錦輝感慨地說:只要橫下一條心,就沒有“接不了的戰書”;只要鉚足一股勁,就沒有“攻不下的山頭”;只要拼到最后一秒鐘,就沒有“完不成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