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外商服務站“上線”。(視頻)
深圳新聞網2025年3月18日訊(記者 劉玉蓮 朱佳若 許詩妍)外資企業如何獲取外資優惠政策?如何進行商事登記?找不到產業空間?找不到上下游企業?在福田區外商服務站,以上難題都將迎刃而解!
3月18日,由福田區建設成立的“福田區外商服務站”(以下簡稱“服務站”)在嘉里建設廣場舉行揭牌儀式,標志著全市首個實體化運作區級外商服務平臺正式啟用。
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蓬勃發展浪潮中,福田區勇立潮頭,致力于將服務站打造成為大灣區外資發展第一站,搭建外資企業與政府間的橋梁紐帶,提升外資專業服務水平。
服務站選址于福田區外資企業集聚樓宇——嘉里建設廣場T3座3樓,作為外商及外籍商務人士的“專屬”服務站,將依托場景化運營,提供政策咨詢、投資考察、商事服務、資源對接、訴求解決和生活服務等“一站式”外資企業服務,助力外資企業進得來、留得住、發展得好。
“一站式”服務,助力外商全鏈條發展
近年來,憑借高效的招商機制、優質的營商環境等,福田區吸引外商投資勢能不斷攀升。2024年,福田區新設外資企業數2325家,持續保持增長態勢。而聚焦國際合作與區域發展,服務站以開放包容的姿態,為全球創新力量和人才敞開大門。
未來,服務站將打造全方位、一站式的優質服務體系,提供涵蓋政策匹配、落地咨詢、企業運維等服務。如通過“一對一”專員跟蹤服務,由專業人員指導掌握福田區外資優惠政策等,并提供工商營業執照辦理指導等商事服務;在律師事務所等專業機構的支撐下,享受專業的稅務、法律、會計事務咨詢等權益保護服務;通過整合深圳市、福田區商協會等優質資源,實現同行業或產業上下游企業對接;落地辦公場地考察、外籍人才衣食住行、醫療教育等指引服務……
通過匯聚全球創新資源,促進國內外企業、科研機構的技術交流合作。同時,籌備各類文化交流活動,讓外資企業及外籍人士感受到“福田人”的歸屬感。
“雙平臺”聯動,構筑全新服務格局
外商投資是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作為利用外資大區,福田區依托粵港澳大灣區核心樞紐地位,加速構建總部企業高度集聚、金融高地優勢突出、高新技術產業匯集、專業服務業態發達的綜合性發展強區,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
基于服務站的服務功能與模式,福田區將構建“1+10+N”的外資服務生態圈。以服務站為核心樞紐,將服務范圍逐步推廣覆蓋至福田區10個街道以及區內多個外資總部樓宇。通過這一布局,為來到福田區發展的各類外資企業提供從開辦經營、政策匯編到空間選擇等全鏈條專業服務,全面提升服務的精細化與專業化水平。
此外,服務站還將聯動GoGBA港商服務站(福田),憑借福田高鐵站-香港14分鐘即達的便利交通優勢,打造“抵達即享服務”的福田外資服務“雙平臺”模式,為港資及外資商務人士呈現福田區在大灣區發展的獨特優勢以及豐富機遇。
依托全方位策略,服務站將持續提升服務的專業化水平,聯動市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市外商投資企業權益保護服務工作站、GoGBA港商服務站等服務組織,打造外資企業投資深圳的第一站,助力外資企業在福田區扎根、成長。
“營商網”優化,打造國際投資熱土
近年來,福田區聚焦企業需求,精準優化資源配置與服務。系統升級外商服務,完善國際化服務體系,從商事服務、場地考察到生活配套等多方面入手,打造貼心、高效的服務體驗,全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福田區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構建“第二增長曲線”,全力打造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蜜湖新金融中心、環中心公園活力圈“三大新引擎”,突出科創、金融、時尚“三大產業”。在這里,國際交流中心、金融文化中心、國際性產業與標準組織等持續建設,為全球投資者提供廣闊發展機遇。在此基礎上,福田區總部經濟生態日益完善,已集聚金融、科創、時尚總部,世界500強企業中,有三分之一在福田區設立子公司或分支機構。
在政策體系上,福田區完善制定《2024年度福田區穩外資重點工作措施》,開創“直接認定”+“申請認定”模式,全市率先實現市跨總企業直接認定為區總部企業。2024年,福田區新增認定市跨國公司總部企業10家,增量全市第一,現有深圳市跨國公司總部企業已達25家,總量排全市第二。
與此同時,福田區不斷挖潛產業空間資源,吸引全球優質企業和高端人才。福田區利用集中連片開發,釋放約234公頃招商用地;總部用地及重點產業用地可供出讓土地15塊,總用地面積54.6萬平方米;實現低成本飛地空間支撐,福田-博羅合作共建產業園可提供5000+畝產業用地;通過樓宇招商機制,推出約200萬平方米產業空間,為企業提供充足的產業空間和發展平臺。
隨著福田區在國際經濟領域影響力持續攀升,眾多外資企業渴望在此扎根。服務站的設立將為外資企業提供多領域、全流程、全維度服務,助力其在福田區順利落地、穩健發展。通過這一系列舉措,福田區將進一步提升在吸引和服務外資企業方面的核心競爭力,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