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民營企業是伴隨改革開放偉大歷程蓬勃發展起來的。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已經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將一以貫之堅持和落實,不能變,也不會變。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前不久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充分肯定民營經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釋放了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信號。
在寧波舟山港梅山港區,滿載著集裝箱的遠洋貨輪整裝待發。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開年以來,碼頭一直非常繁忙。
寧波舟山港梅東公司值班經理楊華鋒:“截至2月底,累計完成集裝箱吞吐量超204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8.21%,刷新了歷史同期的最新紀錄。”
港口刷新紀錄的背后是外貿企業良好的發展態勢。寧波海關統計,今年前兩個月寧波市進出口總值2338.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4%。其中,民營企業是進出口主力軍,增長幅度較大。
寧波海關所屬梅山海關物流監控一科科長何劍:“1月到2月,寧波市民營企業進出口1795.1億元,同比增長11.3%,占寧波市進出口總值的76.8%。”
這樣的好成績不僅是在2025年的前兩個月,2024年寧波市民營企業實現進出口1.09萬億元,繼深圳、上海后,寧波也成為民營企業外貿規模超萬億元級的第三城。再來看2024年全國外貿成績單,民營企業進出口24.33萬億元,同比增長8.8%,占我國外貿總值的比重提升至55.5%。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民營企業已連續6年保持我國第一大外貿經營主體地位。
外貿領域民營企業的開拓進取是我國民營經濟蓬勃活力的縮影,擴消費、穩就業,民營企業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多個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吳薩:“黨的十八大以來,民營企業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比較快速增長的階段。今天50%以上的稅收、固定資產投資和外貿進出口、60%以上的A股上市公司、70%以上的高新技術成果、80%以上的城鎮就業人數和90%以上的城鎮新增就業都是由民營企業提供的,民營企業發展取得這樣的成就不是孤立看的,是在黨和國家大政方針的指引下,同國有企業優勢互補、互促共進,共同發展起來的。”
今年2月17日,在中國經濟巨輪迎難而上、乘風破浪的關鍵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充分肯定民營經濟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精辟概括并強調一以貫之堅持和落實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讓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安心謀發展。
吳薩:“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重要講話,深刻闡明了事關民營企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為民營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和民營經濟人士持續健康成長指明了方向,為新時代新征程上,黨做好民營經濟領域的工作提供了行動指南。”
這也是時隔6年多,總書記再次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2018年深秋的人民大會堂,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一句“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的暖心話語,如春風化雨。今年,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黨和國家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黃群慧:“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民營企業鼓勵發展是一以貫之的,而且已經納入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所以說這種信心、這種地位都是非常明確的,我們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毫不動搖去鼓勵、支持和引導民營企業的發展,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讓民營企業安心謀發展,不僅有殷切的囑托,還有堅定的支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科學把握民營經濟發展規律和特點,提出一系列新論斷新要求。黨的十九大把“兩個毫不動搖”寫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黨的二十大提出“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圍繞“堅持致力于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政策”部署一系列改革舉措。
吳薩:“在這之下,我們還不斷推出了可感可及的政策舉措,比如在國家發展改革委成立民營經濟發展局,同時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和舉措,構筑起了支撐和保障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四梁八柱。”
今年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一視同仁對待各種所有制企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法治是穩預期、增信心的治本之策,穩定的法治環境是民營企業家敢闖敢干的底氣所在。3月4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大會發言人在回答中外記者有關民營經濟促進法的提問時表示,將根據常委會繼續審議情況和各方面的意見建議,認真做好草案修改完善工作,推動法律盡快出臺。作為我國第一部專門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草案第一次將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和促進“兩個健康”寫入法律。
推動民營經濟發展,不僅需要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的法治環境,還要搭建公平競爭的舞臺。在浙江省綿長的海岸線上,幾個核電項目正在加緊推進,而其中不少都出現了民間資本的身影。2024年,國家核準了包括三澳二期在內的5個核電項目,全部引入民間資本,參股比例也從2%提升到了10%。
民營企業加速進入的新領域,不只有核電,還有高鐵。目前,我國已有杭臺和杭溫兩條民營控股高鐵開通運營。今年以來,還有不少民間投資的基礎設施等重大項目也在密集開工。
2月份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明確,要堅決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各種障礙,持續推進基礎設施競爭性領域向各類經營主體公平開放。
要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還要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環境。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和《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先后出臺,對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作出部署。
在今年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進一步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全面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將好的政策扎扎實實地落實,關鍵在于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真正為民營企業排憂解難。
四川成都的一家信息技術公司先后榮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成都高新區瞪羚企業”等稱號。近期,公司使用的科創貸產品臨近到期,續貸是他們當下最關心的問題。成都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在了解這一情況后,積極幫助公司推進。
解決企業煩心事、操心事,為民營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保障,各地也在積極努力為民營企業發展創造條件。
黃群慧:“我們圍繞優化營商環境做了大量努力,各個部門下了一系列文件,另一方面,各個地方也在積極探索,針對地方一些民營企業、民營經濟反映的一些急難愁盼問題進行調研,出臺了一系列比較具體的政策來鼓勵民營企業的發展。”
鼓勵企業創新、加大力度扶持,我國民營企業實現了數量和質量的雙提升——民營企業數量占企業總數92%以上;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民營企業有42萬多家,占比超過92%;世界500強中,我國民營企業數量從2018年的28家增加到34家。
新發展、新機遇,也有新挑戰。當前,面對國際形勢變亂交織、國內經濟運行承壓的復雜嚴峻環境,我國民營經濟發展也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入闡明“怎么看”“怎么辦”的重大問題,為民營經濟發展指方向、解疑惑、明路徑。
落實民營企業座談會精神,讓企業放心干事、安心發展,各地各部門在市場準入、要素獲取、公平執法、權益保護等方面細化政策舉措,優化營商環境,為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有風有雨是常態,風雨兼程是狀態,風雨無阻是心態。民營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大變局時代攻堅克難、勇毅前行的縮影。當前,身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民營經濟迎來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大家共同努力,持續破解難題、激發潛力,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各類經營主體一定能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創造新輝煌,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