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240余年的美國政治制度,不斷的預算危機嚴重制約政府施政,行政司法化和總統“濫用”行政命令則有危及三權分立與制衡之虞,政治失靈的惡性循環正在進一步加劇美國政治的衰敗。
法國給人的印象一向是浪漫溫馨、舒適悠閑,但最近幾年,卻變得社會亂象叢生、治安形勢非常嚴峻。2015年11月13日,首都巴黎遭遇連環恐怖襲擊,造成128人死亡,350多人受傷。2016年7月14日,在海濱名城尼斯,一輛大卡車撞向正在觀看國慶煙花表演的人群,造成至少84人死亡,202人受傷。除此之外, ...
美國民主的美妙圖景之下便始終隱藏著民眾與資本之間的深刻矛盾與裂隙。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一方面要有自信,即對自身的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有足夠的信心,堅定不移地走好自己人民選擇的道路。
以總統選舉為標志的“美式民主”,長期以來被樹為全球民主政治的“典范”,成為美國人引以為豪的資本,也迷惑了不少向往西方民主的人們。但是清醒的人們早都看出美國民主的真實面目。一百多年前,美國著名的小說家馬克·吐溫就曾以詼諧幽默的手法揭露了美國民主政治的丑陋。
千錘百煉的中國人,已經集結起了公民力量。不自亂陣腳,不信謠傳謠,在秩序理性之下,干群一道、軍民一心,每個洪災當前的普通人,都成為洋溢著民族精神與愛國情懷的力量源。
為了人民,在95年的漫漫征途中,無論是面對戰爭還是災難考驗,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共產黨人從來都把人民的利益高高舉過頭頂。人民的利益就是黨的利益。
要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國各族人民也就必須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用13億人的智慧和力量匯集起不可戰勝的磅礴力量,精彩“中國夢”筑夢空間。
找對“窮根”、精準扶貧,就是要解決好“扶持誰”的問題,確保把真正的貧困人口弄清楚,把貧困人口、貧困程度、致貧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戶施策、因人施策。
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方面,是新形勢下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的重要內容,是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保證。
在仲裁鬧劇上中國“不接受、不參與”是因我們知道,南海仲裁只是妄圖竊取他國領土的卑劣手段,而中國據理力爭、周到妥善、和平協商的策略,不僅彰顯了中國的大國智慧,也體現了我國在領土問題上絕不妥協的意志,以及和平解決爭端的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