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聚焦
黃超:“星城巨變”讓市民收獲更大幸福感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回首過去這40年,長沙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老百姓的錢袋子更鼓了,對美好精神生活的需求也不斷被滿足。
長沙縣法院實行“三分式”審理模式改革 破解人案矛盾
長沙縣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長鐘文君告訴星辰全媒體記者,近年來長沙縣人民法院法官個人辦案數量直線上升,但工作再也不需要像以前一樣天天加班。
幸福大舞臺 幸福能量站……來看看這個社區的“幸福模式”
長沙開福區幸福橋社區北起開福寺路,南與湘雅路街道相鄰,東抵芙蓉路,西黃興北路,面積共1.03平方公里。
湖南共有18萬多個基層黨組織,比1979年增長66.7%
11月27日上午,湖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年第21場新聞發布會,省委組織部副部長肖百靈介紹了改革開放40年來全省組織工作情況。
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幸福密碼:“文化+”在精神上“富了”長沙人
12月11日上午,長沙市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舉行,會議現場通報了改革開放四十年來長沙在文化體制改革方面取得的優秀成績及長沙好經驗、好做法。
湖南長沙大瑤鎮:“煙花小鎮”蝶變“田園城市”
雖是蕭瑟清寒的初冬,大瑤鎮卻如詩如畫。記者徜徉在這個位于湖南長沙瀏陽市南端、與江西省萍鄉市上栗縣接壤的小鎮,享受著既有城市功能配套,又具鄉村風貌特征的“田園城市”風光。
推動長沙居民自治 昔日“朝陽溝”成溫馨之家
北京有朝陽區,長沙有朝陽街道,“朝陽群眾”在參與社會治理的過程中,表現出極大的熱情。
光陰里的衣食住行,換了模樣
改革開放40年的變化,潤物無聲地融入進我們的生活點滴。
老長沙地標:我生君未生,紅顏改真情在
長沙,古稱潭州,別名星城,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經三千年城名、城址不變,有“屈賈之鄉”“瀟湘洙泗”之稱。
“一枚印章管審批” 芙蓉群眾不跑腿成“新常態”
改革開放40年,不僅為中國帶來了經濟騰飛,也推動了社會全面進步;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