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聚焦
垃圾分類看“望城模式” 城鄉有新面貌還有新時尚
清晨,龍唐村保潔員楊少強駕駛著電動三輪車挨家挨戶上門收取農戶生活垃圾,他邊收邊告訴星辰全媒體記者,“不可回收的,我就收集好放到密封式垃圾箱,由轉運公司每天運走;可回收的我就進行分類,再集中運到我們白箬鋪鎮分揀回收總站進行處理。”
機制體制改革后,長沙公證大力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
今年10月,長沙某銀行憑借長沙市長沙公證處辦理的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在債務人違約的情況下,不用通過訴訟程序,直接進行執行程序,一個月的時間就申請執行了將債務人的抵押物進行網拍。
截至2017年底長沙常住人口超791萬:老齡化趨勢有減緩
改革開放40年來,長沙市認真貫徹落實各項人口政策,城鎮化進程穩步推進,人口總量增長顯著,人口結構進一步合理化,人口綜合素質穩步提升,人口與經濟社會呈現協調發展的良好態勢。
走近湘鄉井蓋軍團|“在長沙,十個賣井蓋的七八個是湘鄉人”
40年的改革開放春風化雨,把中國帶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
“長沙制造”參加“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
火紅的刀盤在展柜內緩緩轉動,碩大的身軀吸引一批又一批觀眾駐足觀看。
【改革開放40年】長沙市芙蓉區:講習夜校成百姓精神家園
前不久,長沙市講習夜校在芙蓉區火星街道陶家山社區開班,湖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陳德祥走上三尺講臺,給社區居民補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還從歷史背景、面臨挑戰、時代意義三個方面剖析時代格局。
改革開放40年|1992年①:鄧小平同志南下途經長沙
1992年1月18日下午,南下深圳的鄧小平同志在途經長沙時接見湖南省委主要負責人等,作出“實事求是,從湖南實際出發”“改革開放的膽子要大一些,經濟發展要快一點,總要力爭隔幾年上一個臺階”的指示。
長沙:城市發展處處見“人”(慶祝改革開放40年·百城百縣百企調研行)
岳麓山巍然,湘江水流深,橘子洲佇立——怎樣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化為點點滴滴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張民選:從“工農兵學員”到“銀河”副總設計師丨長沙見證·改革開放40年
從“銀河—Ⅰ”研發團隊中的“小字輩”,到全程參與、見證國防科技大學“天河”事業,張民選也由一般設計師逐漸成長為主管設計師、副總設計師、副總設計師兼總質量師。
改革開放40年長沙城啥變化?地圖對比讓你一清二楚
1995年,新華社記者推開了湖南地圖出版社的大門,采寫一篇通稿《城市面貌日新月異 長沙地圖一年一換》,記錄了當時長沙城的變化,被《長沙晚報》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