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深圳發展日新月異,無法回避的是,這座城市也面臨土地難以為繼的難題。如何破題,城市更新深圳模式是個全新的解決之道。2009年出臺《深圳市城市更新辦法》開始,深圳以城市更新激活存量土地的探索正式啟動。
這五年來,深圳在不同的土地類型上都有了城市更新的典范。深圳新聞網從8月15日開始,陸續推出城市更新系列報道,聚焦福田、羅湖、南山、龍崗、大鵬新區的城市更新典型項目,以航拍視頻、圖片展現深圳如何通過這一方式,讓舊工業區、舊廠房、舊村煥發生機,讓土地發揮最大的效應,為深圳產業和經濟發展提供新動能,為深圳保留歷史文脈提供新思路。
本期推出福田區賽格日立工業區改造項目。
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張玲 劉慶康 鐘鴻冰)深圳市福田中心區曾有一大片工業區,名為賽格日立, 南臨筍崗路,東臨皇崗路,西臨彩田路,位于蓮花山與筆架山山谷之間,靠近中心公園,地理位置可謂絕佳。如今,廠房已成往日記憶,該地塊的城市更新項目現已成為深圳城市更新對外展示窗口,這里規劃了三座大型生態連接綠道,如紐帶般將蓮花山公園、筆架山公園和項目相連接。
憶往昔 賽格日立曾多次入圍中國電子信息500強
上個世紀80年代末,彩色電視機開始在中國大陸市場萌芽,當時的賽格集團就敏銳地抓住這一市場機會。1989年5月,日立與深圳賽格集團和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合資,興建深圳賽格日立彩色顯示器件有限公司,項目總投資1.6億美元,年產量160萬只彩色顯像管。
資料顯示,賽格日立曾是一個多次入圍中國電子信息500強的彩管巨頭。據報道,深賽格先后發行了B股和A股,2002年賽格日立納入深賽格,到2004年彩管業務營業收入達到了顛峰,為23.1億元。2004年當年,賽格日立累計生產出54厘米彩管多達3000多萬只。
然而到了2007年,國內彩電行業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液晶面板替代彩色顯像管的產業變革已是大勢所趨。受彩管行業衰退影響,連續虧損,2007年,這間曾經創造輝煌的工廠宣布停產,留下廠區和大面積閑置土地。
在深圳市政府統一指導和大力支持下,市國資委統籌協調,對賽格日立進行整合重組。為盡快發揮土地效用,更好地實現國有資本收益,深圳市遠致投資有限公司開始了對賽格日立工業區的升級改造工作。深賽格將遠致投資的收購款用于投建賽格電子專業市場,隨后多年,深賽格深耕電子專業市場,形成覆蓋全國主要中心城市的電子信息產品交易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