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在熱帶雨林里測量、記錄一顆大榕樹的生長情況(2009年9月8日攝)。清晨七點半,云南省西雙版納州勐臘縣尚勇鎮龍門村護林員李忠云跟往日一樣,在帆布包里備足一天的干糧,大步走向中國尚勇—老撾南木哈生物多樣性聯合保護區域,開始一天的巡護工作。李忠云腳下的這片保護區建于2009年,中方一側位于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被毒蛇咬傷過、被野象追趕過,河水曾漫過脖子……這么多年來,他穿梭在中老邊境的幾個界碑間,守護著數萬畝巡護區域里的一草一木。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由五個子保護區組成,其中勐臘和尚勇兩個子保護區邊境與老撾接壤,邊境線長達108公里,處在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之一的印支半島一帶,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新華社記者藺以光 攝
一只野生亞洲象在云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森林里“散步”(2011年2月24日攝)。清晨七點半,云南省西雙版納州勐臘縣尚勇鎮龍門村護林員李忠云跟往日一樣,在帆布包里備足一天的干糧,大步走向中國尚勇—老撾南木哈生物多樣性聯合保護區域,開始一天的巡護工作。李忠云腳下的這片保護區建于2009年,中方一側位于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被毒蛇咬傷過、被野象追趕過,河水曾漫過脖子……這么多年來,他穿梭在中老邊境的幾個界碑間,守護著數萬畝巡護區域里的一草一木。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由五個子保護區組成,其中勐臘和尚勇兩個子保護區邊境與老撾接壤,邊境線長達108公里,處在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之一的印支半島一帶,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新華社記者藺以光 攝
一些亞洲象在云南西雙版納野象谷景區里吃象餐(2017年8月12日攝)。清晨七點半,云南省西雙版納州勐臘縣尚勇鎮龍門村護林員李忠云跟往日一樣,在帆布包里備足一天的干糧,大步走向中國尚勇—老撾南木哈生物多樣性聯合保護區域,開始一天的巡護工作。李忠云腳下的這片保護區建于2009年,中方一側位于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被毒蛇咬傷過、被野象追趕過,河水曾漫過脖子……這么多年來,他穿梭在中老邊境的幾個界碑間,守護著數萬畝巡護區域里的一草一木。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由五個子保護區組成,其中勐臘和尚勇兩個子保護區邊境與老撾接壤,邊境線長達108公里,處在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之一的印支半島一帶,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新華社記者胡超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