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CFC長富中心。
站在CFC長富中心大廈頂樓登高遠眺,南面米埔濕地風光無限。
深圳新聞網3月14日訊(記者 鄧濤 實習生 薛曉君 李小輝)近年來,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速,粵港澳合作不斷向縱深推進。福田保稅區依托深港科技創新合作的腹地的區位優勢和先行先試的體制機制優勢,在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記者了解到,福田區有望出臺河套合作區“福田配合方案”,以福田保稅區的轉型升級為核心,推動福田口岸、皇崗口岸及福田保稅區等區域與合作區的聯動發展,以深港經貿金融、科技創新、教育醫療等領域的項目為支撐,促進高端現代服務業集聚。
每一座城市都會有一片核心商務區,而核心商務區又是被其中的地標型寫字樓所成就。CFC長富中心作為保稅區內唯一突破200米的超高層地標建筑,地處福田保稅區核心地段,蓮花山至深圳灣的南北主軸的盡端。由1棟68層303米主樓及1棟20層附樓組成,緊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并與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隔河相望,自然環境優越,承載著區域發展聚集地,深港合作中心平臺等兩大期待。
資料顯示,福田區先期以福田保稅區為平臺,梳理CFC長富中心、深九科技創業園等約50萬平方米的產業空間,率先在實體經濟及科技創新領域與香港開展深度合作,建設“深港協同創新中心”、“深港國際科技園”、“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等創新平臺和項目,積極引進南科大深港合作項目、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合作孵化器、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等創新平臺,打造科技創新孵化器及加速器,形成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先期啟動區和重要支撐區。同時,推進緊鄰河套C區的2.6萬平方米儲備用地的功能定位和產業規劃研究,謀劃打造福田保稅區經濟發展新起點、新引擎。
記者了解到,CFC長富中心在建設過程中投入巨資,采用先進的節能環保低碳技術,精心打造占據深港合作最中心的高端生態商務寫字樓,樹立生態商務建筑標桿。包括12米挑高奢華大堂、35層空中景觀大堂,以及日立高速電梯、約克蓄冰水冷中央空調系統等。值得一提的是,因地處紅樹林生態保護區范圍內,考慮到大廈的玻璃幕墻會反射周圍的景物使鳥類很難意識到眼前的危險,給鳥類遷徙帶來潛在威脅,CFC長富中心采用中空雙銀LOW-E玻璃幕墻,利用幕墻較高的可見光透射率,最大限度的降低對鳥類遷徙帶來的困惱,同時隔熱降噪低碳環保的硬件設備也為商務辦公營造了更舒適愜意的環境。
站在CFC長富中心大廈頂樓登高遠眺,東面是落馬洲河套地區的生態景觀和羅湖的景色,南面米埔濕地風光無限,西面則是深圳灣的無敵海景。北面則可領略深圳CBD中軸的建筑之美,360度領略深港兩地的生態美景。
CFC長富中心項目開發商楊富實業(深圳)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莊小軍告訴記者,2011年CFC長富中心破土動工時原計劃建設是88層,從而成為福田區第一高樓,但因航空限高原因被限定在68層,為了彌補遺憾,將“縮水”的20層樓以金元寶的形狀蓋作附樓。目前,已有多家跨國公司、上市公司,其中不乏世界500強企業正謀求在CFC長富中心設立在華總部。
談起將大廈選址在福田保稅區時的初衷,莊小軍表示,福田區其成熟的產業配套和完善的宜商環境作為國內經濟競爭的一極,福田保稅區在政策利好和區位優勢的條件下已呈蓄勢待發之勢。但回望福田保稅區,在1.35平方公里的面積里,聳立的大部分是較矮的寫字樓。物流工業氣氛濃厚,缺少著與深港交融平臺相配套的國際化寫字樓。而CFC長富中心正以彌補這一區域缺陷的名義誕生。
CFC長富中心的建成不僅緩解城區用地緊張,促進商業繁榮發展,同時也成為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隨著福田保稅區轉型升級的大幕開啟以及地鐵3號線延長線即將動工,作為南深圳中軸線上耀眼的一顆明珠,深圳南塔CFC大廈將完成其“蛟龍入海”的使命,價值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