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者在貴安新區花溪大學城貴州數字經濟展示中心內參觀(5月22日攝)。
浩瀚宇宙中海量又微弱的電磁波信號奔向地球,匯聚到綠樹環繞的“中國天眼”。對這些信號進行大數據分析,距地球約4000光年的毫秒脈沖星被中國科學家“捕獲”。即將在貴陽召開的2018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將首次展示這些發現的背后——處理天文大數據的超算能力。
對天文大數據的分析處理,是貴州大數據應用的一個縮影。作為全國首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和全國生態文明試驗區,貴州先行先試,建成全國首個省級一體化政府數據匯聚共享平臺、在全國較早運用大數據精準指導脫貧工作、吸引國際互聯網巨頭建設數據存儲基地……大數據“智慧樹”正在綠水青山間茁壯成長。
新華社記者歐東衢攝
建設中的騰訊貴安數據中心(5月22日攝)。該數據中心總占地面積七百多畝,隧洞面積超過三萬平方米。新華社記者歐東衢攝
參觀者在貴安新區花溪大學城貴州數字經濟展示中心內參觀(5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歐東衢攝
市民在貴陽市觀山湖公園內體驗數谷之夜活動中的水幕電影(5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劉續攝
市民在貴陽市觀山湖公園內體驗數谷之夜活動(5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劉續攝
?
建設中的騰訊貴安數據中心(5月22日無人機航拍)。該數據中心總占地面積七百多畝,隧洞面積超過三萬平方米。新華社記者歐東衢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