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村民在邊雄鄉蘿卜種植基地田頭的水池清洗蘿卜。
近日,被稱為“蘿卜小鎮”的西藏日喀則市桑珠孜區邊雄鄉700畝蘿卜喜獲豐收。原來,邊雄鄉種植的蘿卜品種單一,在桑珠孜區委、區政府和青島市第八批援藏干部組的共同努力下,通過青島市農委、青島市農科院專家的幫助,邊雄鄉引進了新品種,投入了新設備,改進了播種方式,蘿卜畝產有了較大提升。在青島市援藏資金支持下,邊雄鄉白瑪梅朵合作社成立,帶動貧困群眾規模化發展蘿卜種植產業,走上脫貧致富路。 2017年,邊雄鄉在普夏、普奴兩個村成功試種300畝蘿卜新品種,畝產達5000斤以上,每畝收入近4000元。今年,全鄉的蘿卜種植面積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大到6個村700余畝,覆蓋200余戶群眾,其中45戶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每畝產量穩定在6000斤以上。
新華社記者 張汝鋒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