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10月24日無人機拍攝的劉家峽水庫庫區。
記者從劉家峽水電廠獲悉,劉家峽水庫近日將出庫流量調整至1500立方米每秒,較往年同期增加20%以上,全力支援黃河中下游地區農業冬灌,預計該流量將持續至11月中旬。
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10月24日,兩艘快艇從劉家峽水庫庫區駛過(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這是10月24日無人機拍攝的劉家峽水庫庫區和水庫大壩。 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這是10月24日無人機拍攝的劉家峽水庫庫區和水庫大壩。 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這是10月24日無人機拍攝的劉家峽水庫大壩。 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10月24日,一艘快艇從劉家峽水庫庫區的洮河與黃河交匯處駛過(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這是10月24日無人機拍攝的劉家峽水庫庫區和水庫大壩。 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10月24日,一艘快艇從劉家峽水庫庫區駛過(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相關鏈接
甘肅臨夏劉家峽水庫加大出庫流量 現場壯觀
2018年9月11日,甘肅臨夏,劉家峽水庫泄洪力降水位。今年主汛期以來,受黃河上游持續大范圍降雨影響,劉家峽水庫入庫流量大幅增長,為確保黃河中下游安全度汛,劉家峽水電廠按照黃河防總調度要求,不斷調控下泄流量,全力做好防汛度汛工作。
相關鏈接
三峽大壩今年首次開閘泄洪
深圳新聞網訊 2018年7月5日,三峽大壩今年首次開閘泄洪。當天,三峽大壩開啟5個泄洪孔下泄洪水,至中午12點左右減至2個。
據湖北日報網,長江上游近日連續強降雨,三峽水庫入庫流量持續上漲。截至7月4日16時,三峽水庫入庫流量達到35000立方米每秒,今年汛期首次超過30000立方米每秒。氣象水文部門預計,本次汛情三峽水庫最大入庫流量將達53000立方米每秒,最大下泄流量將達43000立方米每秒。
深圳新聞網訊 2018年9月11日,甘肅臨夏,劉家峽水庫泄洪力降水位。今年主汛期以來,受黃河上游持續大范圍降雨影響,劉家峽水庫入庫流量大幅增長,為確保黃河中下游安全度汛,劉家峽水電廠按照黃河防總調度要求,不斷調控下泄流量,全力做好防汛度汛工作。
2018年7月5日,湖北宜昌,江水通過三峽大壩泄洪深孔下泄。
2018年7月5日,湖北宜昌,江水通過三峽大壩泄洪深孔下泄。
2018年7月5日,湖北宜昌,江水通過三峽大壩泄洪深孔下泄。
相關鏈接
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惠澤寧夏六十載
這是在寧夏青銅峽市拍攝的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9月5日攝)。
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于1958年8月動工興建,是黃河梯級第一期開發的大型水利工程之一。這座以灌溉為主,兼有發電、防洪等綜合效益的水利樞紐,結束了寧夏兩千多年無壩引水的灌溉歷史。60年來,寧夏引黃灌區面積由解放前的100多萬畝,逐步發展到現在的650多萬畝。
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攝
這是在寧夏青銅峽市拍攝的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9月5日無人機航拍)。 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攝
這是在寧夏青銅峽市拍攝的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9月5日無人機航拍)。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攝
這是在寧夏青銅峽市拍攝的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9月5日攝)。 新華社記者 王鵬攝
這是在寧夏青銅峽市拍攝的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9月5日攝)。 新華社記者 王鵬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