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7日晚。青川縣委宣傳部在機關大院倒塌的廢墟上,為從各地趕來的記者設立了帳篷發稿中心,此前由于通訊中斷與外界失去聯系,比起其它災區被媒體關注晚了三天,被譽為“最后發現的重災區”。圖片作者:李杰/視覺中國
2000年10月10日,華商報記者鄧長泰在渭河決口處采訪時落入激流。 華商報記者 鄧長泰 圖片作者:胡國慶/視覺中國
2007年8月6日,北京北三環安華橋雨后出現積水,這段北京最繁忙的道路之一的路段一度交通中斷,排險人員緊急趕到現場做出排水等應急舉措。圖片作者:王玨茜/視覺中國
2012年12月4日,為了一個好的角度,郭銳經常爬上長春的各種高樓。 圖片作者:白石/視覺中國
2013年3月5日,北京,一名攝影記者躺在地上仰拍人民大會堂外景。 圖片作者:有待/視覺中國
2013年05月05日,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天漠景區里的一名全副武裝的攝影師在風中拍攝。 圖片作者:蘇衛忠/視覺中國
距離巖漿如此之近拍照十分危險。攝影師Kawika Singson在拍攝過程中,經歷了極大的危險。流入海洋的巖漿量,風向,以及巖漿基床的結實程度等風險都需要考慮。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13年11月6日,兩歲兩個月的雌性大熊貓“張想”在四川省雅安栗子坪自然保護區進行放歸,記者“全副武裝”在現場采訪。(手機拍攝)圖片作者:衡毅/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