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海輪停泊在廣西欽州保稅港區碼頭裝運貨物(11月3日無人機拍攝)。
近日,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首趟全冷鏈集裝箱班列徐徐從南寧駛出,意味著北部灣港國際海鐵聯運水平進一步提升。
沿海沿江又沿邊的廣西區位優勢突出,然而受歷史因素影響,廣西大范圍改革開放時間較晚,長期被貼上“邊陲”的標簽。進入新世紀,廣西按下開放發展加速鍵,尤其是2015年中央賦予廣西“構建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形成‘一帶一路’有機銜接重要門戶”的“三大定位”新使命,將廣西推向了我國新一輪改革開放前沿。壯鄉打開大門,開啟了以開放引領跨越發展的生動實踐。 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 攝
這是廣西欽州保稅港區碼頭(7月1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 攝
這是在欽州茅尾海上,萬噸海輪陸續進入欽州港營運貨物(2017年12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 攝
一列火車緩緩駛出欽州港(2017年12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 攝
這是作業中的廣西北海市鐵山港(9月26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在廣西憑祥市浦寨邊貿區,東盟國家的貨車進出運貨(1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 攝
這是廣西憑祥市物流園內的水果交易市場一角(9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 攝
人們在廣西憑祥市浦寨邊貿區搬運貨品(1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 攝
廣西寧明縣愛店口岸的互市車輛在進出關口(9月7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 攝
這是廣西北海市冠頭嶺附近的建筑物(9月25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