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圍社區消防站。
水圍消防體驗館擺放的各類消防器材。
水圍消防體驗館打造福田樣本
由于歷史原因,福田轄區內有著15個城中村,毗鄰福田口岸的水圍村,面積不足0.66平方公里,居住人口達3.2萬。“貼面樓”、“一線天”景象造成消防車通道、防火間距嚴重不足,一旦發生火情,極易出現“遠水救不了近火”的情況。可就是這么一個火災隱患的“重災區”,近年來卻實現了火情頻發到零火情的跨越。探索出了城中村消防綜合治理的“水圍模式”,為深圳出臺綜合治理法規提供了參考依據。
據水圍社區黨委書記莊海華介紹,2016年福田區利用民生微實事資金為引子,共投入財政資金48萬元,引導水圍股份公司合力共建綜合消防體驗館,同時對水圍社區消防站設備進行擴充。使其成為了社區業主、居民、商鋪經營者進行定期消防安全教育、培訓的場所,同時也加強了社區面對小火情的應急處理能力,讓一些小火情經過水圍應急消防分隊處理,將火情撲滅在第一時間。
記者注意到,消防體驗館的設計形式新穎,其中包含消防器材展示、消防滅火模擬演練、急救知識培訓、六小場所安全隱患模擬展示、VR體驗、消防車等10個區域,可以讓百姓“零距離”感受雞蛋在微波爐中爆炸、針對性地模擬了直排式熱水器、煤氣灶等使用場景,告訴市民安全隱患到底有哪些、學習消防安全知識等。
微實事解決百姓自己的事
細微處可見大實效、真實效。福田區“民生微實事”改革項目,從群眾最期盼、問題最突出、當前最迫切解決的“微”事著眼,已經形成了“平臺+內容+制度”的系統整合,真正實現了民生實事由“政府配菜”向“百姓點菜”、“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單元供給”向“多元參與”四個根本性轉變,真正形成了“政府善治+社會共治+社區自治”的良好格局,創新形成了“我的實事我做主”的“福田模式”,有效推進了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發展。
福田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指出,“民生微實事”是福田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舉措,是實現“動態辦民生”和“開門辦民生”的主要途徑,居民通過這些項目參與到社區治理當中,與政府共同打造身邊的美好家園,希望更多的市民可以參與進來,為“民生微實事”,乃至社區治理提供更多的意見建議,助力福田區全面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上走在全國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