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深圳新聞網首頁 > 圖片視覺 > 時事社會 > 

“鍋巴”夫妻:脫貧之后盼致富

2018-11-23 08:45來源:新華網

11月22日,汪明祥(左)和妻子姚新花在鍋巴廠里展示鍋巴。

今年49歲的汪明祥和47歲的姚新花是安徽省涇縣黃村鎮沙元村的一對農民夫妻。2013年,汪明祥突發疾病花光了家里的積蓄,并喪失了一定的勞動能力。2014年,汪明祥一家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了靠自己的雙手實現脫貧,汪明祥和妻子姚新花在家里開始生產手工鍋巴,雖然收入不高,但是經濟狀況慢慢好轉起來,于2016年順利實現脫貧。脫貧后的夫妻倆開始琢磨如何進一步發展自家的手工鍋巴生意。今年,汪明祥和妻子姚新花利用當地扶貧小額貸款和自籌資金創辦的強源鍋巴廠投產。由于口味地道,價格不高,汪明祥家的鍋巴受到市場的歡迎,平均每天生產鍋巴50余斤,日均銷售額400多元。“不等不靠,甩窮帽,我們夫妻倆靠手藝脫了貧,也有信心實現致富。”汪明祥說。

新華社記者劉軍喜攝

11月22日,汪明祥(左)和妻子姚新花在鍋巴廠里加工鍋巴。新華社記者劉軍喜攝

11月22日,汪明祥在鍋巴廠里加工鍋巴。新華社記者張端攝

11月22日,汪明祥在鍋巴廠里加工鍋巴。新華社記者劉軍喜攝

11月22日,汪明祥在鍋巴廠里加工鍋巴。新華社記者張端攝

11月22日,汪明祥在鍋巴廠里加工鍋巴。新華社記者劉軍喜攝

11月22日,姚新花在鍋巴廠里為土灶添柴。新華社記者徐亮攝

11月22日,姚新花在鍋巴廠里包裝鍋巴。新華社記者張端攝

11月22日,姚新花在鍋巴廠里包裝鍋巴。新華社記者徐亮攝

相關鏈接

四川脫貧“天路” 海拔3000米以上全長近40公里!

(新華視界)(1)脫貧“天路”

  8月20日無人機拍攝的上南路。

  四川省壤塘縣上南路全長近40公里,在當地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間蜿蜒延伸。2017年年底,上南路改擴建后,方便了藏牧民的出行,成為當地藏牧民脫貧致富的“天路”。

  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新華視界)(2)脫貧“天路”

  8月20日無人機拍攝的上南路。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新華視界)(3)脫貧“天路”

  8月20日無人機拍攝的上南路。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新華視界)(4)脫貧“天路”

  8月20日無人機拍攝的上南路。 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新華視界)(5)脫貧“天路”

  8月20日無人機拍攝的上南路。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新華視界)(6)脫貧“天路”

  8月20日無人機拍攝的上南路。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相關鏈接 

云梯萬步天路遠——中國梵凈山何以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地?

三十載如一日 行走在“天路”上的郵差

  云蒸霧靄中的梵凈山(2011年9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歐東衢攝

  云蒸霧靄中的梵凈山(2011年9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歐東衢攝

  雨霧朦朧的梵凈山山頂風光(2010年9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劉續攝

 

 

  游客在梵凈山游玩(2011年9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歐東衢攝

相關鏈接

(圖片故事)(1)天路·郵差·三十載

  1月17日,在山西省平順縣虹梯關鄉,楊銀科(右)在和幾位村民聊天。一個瘦小的身軀,背著沉重的郵包,在太行山崎嶇的小路上艱難行走。在山西省平順縣虹梯關鄉的太行山深處,有一條被當地人稱為“太行天路”的崎嶇山路。今年60歲的楊銀科從1987年開始,日復一日地在這里穿行,累計行程近20萬公里,為分散而居的村民們送去信件、包裹和報刊。一根拐杖、一個郵包,就是楊銀科的全部行囊。凌晨5點多,楊銀科就要從佛堂村家中出門,經由陡峭崎嶇的“天路”下山,8點左右到山下的芣蘭巖村接收當天的報紙、信件和包裹,進行分揀后,便前往虹梯關鄉山下的各個村子投遞郵件。中午時分,楊銀科回到芣蘭巖村簡單吃點午飯,就又背著郵件上山,第二天再把郵件送到山上的各個村子。冬日的太行山上,小路被積雪覆蓋,一不留神就會摔倒。楊銀科肩上扛著郵包,小心翼翼地穿行在山路上,回到家中已是晚上六七點鐘。在工作的前20年,楊銀科一直徒步背著郵包走在大山中。雖然現在有了摩托車,但由于路況的原因,很多偏遠山村的郵件依然需要步行才能送達。 30余年,楊銀科從山頂到山腳,又從山腳到山頂,背爛了幾十個郵包,穿爛了不知道多少雙鞋。哪怕風雪再大,楊銀科都會及時地將信件、包裹和報刊送到村民手中。談及自己的工作,楊銀科說:“只要我干一天,就要及時、準確地把郵件送到鄉親們手中。現在就是希望等我退休的時候能有個接班的人,有人能替我干了,我就放心了。” 新華社記者 詹彥攝

 

(圖片故事)(2)天路·郵差·三十載

   天路·郵差·三十載

     新華社記者 詹彥攝

 

(圖片故事)(3)天路·郵差·三十載

 天路·郵差·三十載

新華社記者 詹彥攝

 

(圖片故事)(5)天路·郵差·三十載

  天路·郵差·三十載

    新華社記者 詹彥攝

 

(圖片故事)(7)天路·郵差·三十載

  1月17日,楊銀科背著沉重的郵包在太行山崎嶇的山路上行走。新華社記者 詹彥攝





相關鏈接

苗山脫貧影像志——收獲的雙手


  拼版照片:左圖為在廣西融水雙龍溝森林旅游度假區夢嗚苗寨,70歲的韋院媽手捧油茶原料:花生、油果、蔭米(11月20日攝);右上圖為韋院媽(左六)在景區里和游客們一起歡度苗族新禾節(7月18日攝);右中圖為韋院媽(右)在家里休息(11月20日攝);右下圖為夢嗚苗寨(7月19日無人機拍攝)。韋院媽是桿洞鄉錦洞村的貧困戶,今年3月,她和村里的13戶貧困戶一起舉家搬到雙龍溝森林旅游度假區打造的夢嗚苗寨,景區將貧困戶引入苗寨生活工作,保證貧困家庭有穩定的收入。 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是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全縣“九山半水半分田”,生活生產環境較為惡劣,脫貧攻堅任務艱巨,目前還有7.68萬貧困人口。面對經濟發展落后、貧困面廣且程度深的現狀,當地把脫貧攻堅與創新產業扶持相結合,依托生態資源優勢,實施“特色產業富民行動”,通過發展特色民族旅游、林下經濟和特色養殖業等扶貧產業,帶動貧困群眾依靠勤勞的雙手,拔窮根摘窮帽,實現脫貧致富。據了解,目前全縣貧困戶參與特色產業發展的有2.9萬戶,扶貧產業覆蓋率達95%。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拼版照片:左圖為在安太鄉元寶村,80歲的賈榮專手捧剛剛收獲的香糯;右上圖為成熟待收的香糯;右中圖為賈榮專(左)在收割香糯;右下圖為村民們在收香糯(照片均攝于10月30日)。2017年,賈榮專加入村里的香糯種植合作社。香糯是廣西融水大苗山的特產,它生長在高寒高海拔的特殊自然環境中,產量少,營養價值高。 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是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全縣“九山半水半分田”,生活生產環境較為惡劣,脫貧攻堅任務艱巨,目前還有7.68萬貧困人口。面對經濟發展落后、貧困面廣且程度深的現狀,當地把脫貧攻堅與創新產業扶持相結合,依托生態資源優勢,實施“特色產業富民行動”,通過發展特色民族旅游、林下經濟和特色養殖業等扶貧產業,帶動貧困群眾依靠勤勞的雙手,拔窮根摘窮帽,實現脫貧致富。據了解,目前全縣貧困戶參與特色產業發展的有2.9萬戶,扶貧產業覆蓋率達95%。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拼版照片:左圖為貧困戶李先強手捧養殖合作社生產的雞蛋(11月19日攝);右圖為李先強在雞舍里撿雞蛋(照片均攝于11月19日)。李先強是融水苗族自治縣香粉鄉香粉村的貧困戶,從2016年開始,他和15個貧困戶一起發展土雞養殖。目前合作社養有3000多只雞,年產雞蛋1萬多斤。 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是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全縣“九山半水半分田”,生活生產環境較為惡劣,脫貧攻堅任務艱巨,目前還有7.68萬貧困人口。面對經濟發展落后、貧困面廣且程度深的現狀,當地把脫貧攻堅與創新產業扶持相結合,依托生態資源優勢,實施“特色產業富民行動”,通過發展特色民族旅游、林下經濟和特色養殖業等扶貧產業,帶動貧困群眾依靠勤勞的雙手,拔窮根摘窮帽,實現脫貧致富。據了解,目前全縣貧困戶參與特色產業發展的有2.9萬戶,扶貧產業覆蓋率達95%。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拼版照片:左圖為在永樂鎮四莫村,莫文振在果園里手捧剛剛摘下的桔子;右圖為莫文振在果園里勞作(照片均攝于11月19日)。莫文振從2012開始種植柑桔和甘蔗,2016年實現脫貧。 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是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全縣“九山半水半分田”,生活生產環境較為惡劣,脫貧攻堅任務艱巨,目前還有7.68萬貧困人口。面對經濟發展落后、貧困面廣且程度深的現狀,當地把脫貧攻堅與創新產業扶持相結合,依托生態資源優勢,實施“特色產業富民行動”,通過發展特色民族旅游、林下經濟和特色養殖業等扶貧產業,帶動貧困群眾依靠勤勞的雙手,拔窮根摘窮帽,實現脫貧致富。據了解,目前全縣貧困戶參與特色產業發展的有2.9萬戶,扶貧產業覆蓋率達95%。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拼版照片:左圖為在安太鄉元寶村,合作社負責人謝秀萍手捧今年收獲的三色香糯;右上圖為合作社負責人謝秀萍(中)和社員們在收香糯;右中圖為位于苗山深處的香糯種植基地;右下圖為謝秀萍在收香糯(照片均攝于10月30日)。謝秀萍是當地香糯種植合作社負責人,帶動幾百戶貧困戶種植香糯。香糯是廣西融水大苗山的特產,它生長在高寒高海拔的特殊自然環境中,產量少,營養價值高。 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是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全縣“九山半水半分田”,生活生產環境較為惡劣,脫貧攻堅任務艱巨,目前還有7.68萬貧困人口。面對經濟發展落后、貧困面廣且程度深的現狀,當地把脫貧攻堅與創新產業扶持相結合,依托生態資源優勢,實施“特色產業富民行動”,通過發展特色民族旅游、林下經濟和特色養殖業等扶貧產業,帶動貧困群眾依靠勤勞的雙手,拔窮根摘窮帽,實現脫貧致富。據了解,目前全縣貧困戶參與特色產業發展的有2.9萬戶,扶貧產業覆蓋率達95%。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拼版照片:左圖為在大浪鎮大德村,龍德手捧剛剛收獲的辣椒;右上圖為龍德在摘辣椒;右中圖為合作社種植的辣椒;右下圖為龍德(中)在辦公室里工作(照片均攝于11月18日)。龍德是大德村的致富帶頭人,目前合作社種植有400多畝辣椒,帶動106戶貧困戶參與。 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是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全縣“九山半水半分田”,生活生產環境較為惡劣,脫貧攻堅任務艱巨,目前還有7.68萬貧困人口。面對經濟發展落后、貧困面廣且程度深的現狀,當地把脫貧攻堅與創新產業扶持相結合,依托生態資源優勢,實施“特色產業富民行動”,通過發展特色民族旅游、林下經濟和特色養殖業等扶貧產業,帶動貧困群眾依靠勤勞的雙手,拔窮根摘窮帽,實現脫貧致富。據了解,目前全縣貧困戶參與特色產業發展的有2.9萬戶,扶貧產業覆蓋率達95%。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拼版照片:左圖為在大浪鎮上里村,致富帶頭人唐志海手捧剛剛收獲的木耳;右上圖為唐志海在木耳種植基地里采摘木耳;右中圖為木耳種植基地;右下圖為唐志海在木耳種植基地里查看木耳長勢(照片均攝于11月18日)。近年來,上里村依靠發展紅薯、木耳種植,已于2016年實現脫貧。 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是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全縣“九山半水半分田”,生活生產環境較為惡劣,脫貧攻堅任務艱巨,目前還有7.68萬貧困人口。面對經濟發展落后、貧困面廣且程度深的現狀,當地把脫貧攻堅與創新產業扶持相結合,依托生態資源優勢,實施“特色產業富民行動”,通過發展特色民族旅游、林下經濟和特色養殖業等扶貧產業,帶動貧困群眾依靠勤勞的雙手,拔窮根摘窮帽,實現脫貧致富。據了解,目前全縣貧困戶參與特色產業發展的有2.9萬戶,扶貧產業覆蓋率達95%。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拼版照片:左圖為在大浪鎮桐里村,55歲的韋炳莊手捧剛剛收獲的高山紅薯;右上圖為韋炳莊在地里挖紅薯;右中圖為在縣城一個電商基地里,工作人員打包貧困戶種植的紅薯,準備發往全國各地;右下圖為韋炳莊(左)在地里挖紅薯(照片均攝于11月18日)。今年,韋炳莊種植3畝高山紅薯,每畝年產3000多斤,他家已于2016年實現脫貧。 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是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全縣“九山半水半分田”,生活生產環境較為惡劣,脫貧攻堅任務艱巨,目前還有7.68萬貧困人口。面對經濟發展落后、貧困面廣且程度深的現狀,當地把脫貧攻堅與創新產業扶持相結合,依托生態資源優勢,實施“特色產業富民行動”,通過發展特色民族旅游、林下經濟和特色養殖業等扶貧產業,帶動貧困群眾依靠勤勞的雙手,拔窮根摘窮帽,實現脫貧致富。據了解,目前全縣貧困戶參與特色產業發展的有2.9萬戶,扶貧產業覆蓋率達95%。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拼版照片:左圖為在拱洞鄉龍令村,村民手捧稻田里養的鯉魚(11月17日攝);右圖為村民在稻田里抓魚(10月28日攝)。近年來,當地政府積極發展稻田禾花魚養殖產業,拓寬增收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帶動貧困戶脫貧。 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是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全縣“九山半水半分田”,生活生產環境較為惡劣,脫貧攻堅任務艱巨,目前還有7.68萬貧困人口。面對經濟發展落后、貧困面廣且程度深的現狀,當地把脫貧攻堅與創新產業扶持相結合,依托生態資源優勢,實施“特色產業富民行動”,通過發展特色民族旅游、林下經濟和特色養殖業等扶貧產業,帶動貧困群眾依靠勤勞的雙手,拔窮根摘窮帽,實現脫貧致富。據了解,目前全縣貧困戶參與特色產業發展的有2.9萬戶,扶貧產業覆蓋率達95%。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拼版照片:左圖為在拱洞鄉龍令村,貧困戶龍亞手捧剛剛收獲的田螺(11月17日攝);右上圖為龍亞展示收獲的田螺(11月17日攝);右中圖為龍令村養殖的田螺已經成為柳州螺螄粉的原材料(10月28日攝);右下圖為龍亞(右一)在稻田里撈田螺(11月17日攝)。今年,拱洞鄉大力發展稻田養螺產業,目前,全鄉田螺養殖面積突破4000畝,參與的貧困農戶有600多戶。 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是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全縣“九山半水半分田”,生活生產環境較為惡劣,脫貧攻堅任務艱巨,目前還有7.68萬貧困人口。面對經濟發展落后、貧困面廣且程度深的現狀,當地把脫貧攻堅與創新產業扶持相結合,依托生態資源優勢,實施“特色產業富民行動”,通過發展特色民族旅游、林下經濟和特色養殖業等扶貧產業,帶動貧困群眾依靠勤勞的雙手,拔窮根摘窮帽,實現脫貧致富。據了解,目前全縣貧困戶參與特色產業發展的有2.9萬戶,扶貧產業覆蓋率達95%。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責任編輯:高暢韻]

新聞評論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欧美婷婷综合网 | 一本在线视频观看免费 | 中文字幕欧美三级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潮潮 | 亚洲一级AV在线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