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一名海女在韓國濟州島的一處海岸附近作業。
海女是指不用潛水裝備、徒手潛水捕撈的女性漁民。海女文化在濟州島久負盛名,海女們依靠大海生活,一年四季靠采捕鮑魚、海螺、海參等維持生計。目前濟州島海女已經不到5000人,大多數年齡超過50歲。2016年,韓國濟州海女文化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新華社記者王婧嬙攝
11月23日,一名海女在韓國濟州島的一處海岸附近結束作業后上岸。新華社記者王婧嬙攝
11月23日,一名海女在韓國濟州島的一處海岸附近作業。新華社記者王婧嬙攝
11月23日,海女們在韓國濟州島的一處海岸附近處理打撈出的海產品。新華社記者王婧嬙攝
11月23日,海女們在韓國濟州島的一處海岸附近結束一天的作業準備回家。新華社記者王婧嬙攝
11月23日,一名海女在韓國濟州島一處海岸附近展示她的收獲。新華社記者王婧嬙攝
相關鏈接
洪澤湖全面開捕 銀魚、毛刀魚進入捕撈高峰期
深圳新聞網訊 2018年8月12日,江蘇淮安洪澤湖全面開捕第四天,漁民進入銀魚和毛刀魚捕撈高峰期。
開捕以來,漁民早出晚歸,每條漁船可以捕獲毛刀魚數百公斤,當晚,即可回港交易,客商進行收購后打包裝車,連夜發往各地。目前市場上晾曬好的毛刀魚每公斤可賣25到30元。
2018年8月12日,江蘇淮安洪澤湖全面開捕第四天,漁民進入銀魚和毛刀魚捕撈高峰期。
2018年8月12日,江蘇淮安洪澤湖全面開捕第四天,漁民進入銀魚和毛刀魚捕撈高峰期。
相關鏈接
開掛了!江蘇常州捕撈季 漁民一網魚達五萬斤!
深圳新聞網訊 2018年6月26日,江蘇省常州市嘉澤鎮捕撈村的漁民組織夏季捕撈,一網魚達五萬余斤,以鰱魚為主,供應市場需求。夏捕的魚價較平時有所上漲,漁民粗略估計可增收上萬余元。
2018年6月26日,江蘇省常州市嘉澤鎮捕撈村的漁民組織夏季捕撈,一網魚達五萬余斤,以鰱魚為主,供應市場需求。夏捕的魚價較平時有所上漲,漁民粗略估計可增收上萬余元。
2018年6月26日,江蘇省常州市嘉澤鎮捕撈村的漁民組織夏季捕撈,一網魚達五萬余斤,以鰱魚為主,供應市場需求。夏捕的魚價較平時有所上漲,漁民粗略估計可增收上萬余元。
2018年6月26日,江蘇省常州市嘉澤鎮捕撈村的漁民組織夏季捕撈,一網魚達五萬余斤,以鰱魚為主,供應市場需求。夏捕的魚價較平時有所上漲,漁民粗略估計可增收上萬余元。
相關鏈接 鄱陽湖結束為期三個月禁漁期 漁船集中出湖捕撈 2018年6月20日,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南磯鄉南山碼頭的漁民們紛紛開船入湖捕魚。當日中午12時,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結束了為期三個月的春季禁漁期,迎來了“開湖日”。從2002年起,鄱陽湖開始實行全湖范圍禁漁制度,在每年3月20日12時至6月20日12時的禁漁期內,禁止所有捕撈作業。
從2002年起,鄱陽湖開始實行全湖范圍禁漁制度,在每年3月20日12時至6月20日12時的禁漁期內,禁止所有捕撈作業。
6月20日,鄱陽湖江西省鄱陽縣水域,漁船下湖捕撈作業。為期3個月的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春季禁漁期于當日12時結束。當日,第二屆鄱陽湖國家濕地公園開漁節在此間舉行,吸引各地游客慕名前來。中新社記者 姜濤 攝
6月20日,鄱陽湖江西省鄱陽縣水域,漁船下湖捕撈作業。為期3個月的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春季禁漁期于當日12時結束。當日,第二屆鄱陽湖國家濕地公園開漁節在此間舉行,吸引各地游客慕名前來。中新社記者 姜濤 攝
6月20日,鄱陽湖江西省鄱陽縣水域,漁船下湖捕撈作業。為期3個月的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春季禁漁期于當日12時結束。當日,第二屆鄱陽湖國家濕地公園開漁節在此間舉行,吸引各地游客慕名前來。中新社記者 姜濤 攝 相關鏈接 夏天也是豐收的季節! |
深圳新聞網訊 2018年5月26日,在山東省榮成市一海上養殖區,工人們正在收割海帶。
2018年6月4日,江蘇省連云港市連島一家紫菜育苗廠工人正在進行條斑紫菜藻體管理。目前,連云港條斑紫菜全面進入育苗培養階段,沿海各地育苗場提升育苗科技水平,培育優質紫菜苗種。據悉,連云港紫菜養殖面積達到15萬畝,紫菜育苗面積近20萬平方米,紫菜養殖成為當地漁業轉型發展的支柱產業。
2017年12月19日,武漢科技大學一年一度的校內湖捕魚節拉開序幕,共捕撈約4萬斤魚,將分別送往各食堂烹飪,學生可憑票免費吃魚塊。據了解,相較于往年,今年部分大學生全程參與捕魚、烹飪環節,他們可以在后廚師傅的指導下親自揮刀片魚、掌勺炸魚,體驗烹飪樂趣。
2018年5月30日,漁民們在江蘇連云港沿海地區海邊的灘涂上將剛收獲的海蟶運送上岸裝箱外運。
2018年5月10日,云南普洱。 “最難采摘的崖蜜,是凹進懸崖內側3至5米的那種。”兩年來,小蕊親自跟采了十幾趟蜜,最怕遇到凹陷的蜜源。
5月17日,在霞浦縣沙江鎮沙江村碼頭,養殖戶在晾曬海帶。
紅寺堡生態移民區的移民在百瑞源枸杞種植基地采摘頭茬枸杞(5月30日無人機拍攝)。近日,在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百瑞源枸杞種植基地,頭茬枸杞迎來采摘收獲季。今年頭茬枸杞采摘期比往年提前20天左右。據了解,該基地地處紅寺堡生態移民區,占地3000畝,采摘季節每天有數百名當地移民在田間采摘勞作。新華社記者王鵬 攝
紅寺堡生態移民區的移民在百瑞源枸杞種植基地排隊將采摘的枸杞稱重(5月30日無人機拍攝)。近日,在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百瑞源枸杞種植基地,頭茬枸杞迎來采摘收獲季。今年頭茬枸杞采摘期比往年提前20天左右。據了解,該基地地處紅寺堡生態移民區,占地3000畝,采摘季節每天有數百名當地移民在田間采摘勞作。新華社記者王鵬 攝
荷農們在荷花基地里挑選準備出售的觀賞性荷花(6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5月23日,在南昌市新建區象山鎮河林村,當地農戶將捕獲的小龍蝦搬運上岸裝箱。近日,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1.7萬畝水域養殖小龍蝦喜獲豐收,當地農戶紛紛將鮮活的小龍蝦捕獲上岸,裝箱外銷。據了解,近年來,南昌市新建區發揮轄區內河道縱橫,水田眾多的優勢,支持鼓勵農戶發展小龍蝦養殖業,為當地農戶開辟了一條特色養殖的致富之路。新華社記者彭昭之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