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深圳新聞網首頁 > 圖片視覺 > 時事社會 > 

河北豐潤:大棚內的豐收場面

2018-12-21 08:29來源:新華網

  12月20日,唐山市豐潤區百草坡農產品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在大棚內管護黃瓜。

  近年來,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采取土地流轉、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培育了一批市場前景好、抗風險能力強的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目前,豐潤區已建立設施蔬菜種植、果品生產、畜禽養殖等各類專業合作社600余家,輻射帶動近4萬名農民實現增收。

  新華社記者 牟宇攝

  12月20日,游客在唐山市豐潤區眾浩草莓種植專業合作社大棚內采摘草莓。 新華社記者 牟宇攝

  12月20日,唐山市豐潤區小美食用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在大棚內采摘香菇。  新華社記者 牟宇攝

  12月20日,唐山市豐潤區小美食用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在展示種植的香菇。  新華社記者 牟宇攝

  12月20日,唐山市豐潤區百草坡農產品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在大棚內收獲西紅柿。 新華社記者 牟宇攝

相關鏈接

河北衡水:豐收場面


  11月18日,在衡水市冀州區周村鎮辣椒加工交易基地,椒農在對摘好的辣椒進行二次篩選。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區在推進精準扶貧過程中,依托本地食用菌種植、辣椒加工和設施蔬菜等優勢建立“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基地,因地制宜引導村民進行特色種養,并吸引貧困戶進入產業基地從事農事加工等工作,幫助貧困群眾就業脫貧。目前,該區已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產業扶貧示范村60余個,使1100余名貧困勞動力實現家門口就業。

  新華社記者 李曉果 攝


  11月18日,在衡水市冀州區周村鎮辣椒加工交易基地,椒農在摘辣椒。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區在推進精準扶貧過程中,依托本地食用菌種植、辣椒加工和設施蔬菜等優勢建立“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基地,因地制宜引導村民進行特色種養,并吸引貧困戶進入產業基地從事農事加工等工作,幫助貧困群眾就業脫貧。目前,該區已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產業扶貧示范村60余個,使1100余名貧困勞動力實現家門口就業。

  新華社記者 李曉果 攝


  11月18日,在衡水市冀州區周村鎮東高村食用菌種植基地的大棚里,村民在采摘蘑菇。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區在推進精準扶貧過程中,依托本地食用菌種植、辣椒加工和設施蔬菜等優勢建立“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基地,因地制宜引導村民進行特色種養,并吸引貧困戶進入產業基地從事農事加工等工作,幫助貧困群眾就業脫貧。目前,該區已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產業扶貧示范村60余個,使1100余名貧困勞動力實現家門口就業。

  新華社記者 李曉果 攝

  11月18日,在衡水市冀州區周村鎮東高村食用菌種植基地的大棚里,村民在整理蘑菇。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區在推進精準扶貧過程中,依托本地食用菌種植、辣椒加工和設施蔬菜等優勢建立“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基地,因地制宜引導村民進行特色種養,并吸引貧困戶進入產業基地從事農事加工等工作,幫助貧困群眾就業脫貧。目前,該區已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產業扶貧示范村60余個,使1100余名貧困勞動力實現家門口就業。

  新華社記者 李曉果 攝

  11月18日,在衡水市冀州區周村鎮東高村食用菌種植基地的大棚里,村民在搬運蘑菇。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區在推進精準扶貧過程中,依托本地食用菌種植、辣椒加工和設施蔬菜等優勢建立“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基地,因地制宜引導村民進行特色種養,并吸引貧困戶進入產業基地從事農事加工等工作,幫助貧困群眾就業脫貧。目前,該區已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產業扶貧示范村60余個,使1100余名貧困勞動力實現家門口就業。

  新華社記者 李曉果 攝

河北灤南縣蘑菇大豐收


  11月8日,河北省灤南縣青坨營鎮前姜六莊村村民在自家大棚內搬運剛采摘的蘑菇。 近年來,河北省灤南縣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本著“因地制宜、因村制宜”的原則,引導農民利用冬閑時節培育食用菌,讓農民獲得了豐厚的收入。目前,全縣食用菌栽培規模達到1000萬棒,年實現利潤3000多萬元,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新華社記者楊世堯攝

  


  11月8日,河北省灤南縣青坨營鎮前姜六莊村村民在自家大棚內分揀剛采摘的蘑菇。 近年來,河北省灤南縣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本著“因地制宜、因村制宜”的原則,引導農民利用冬閑時節培育食用菌,讓農民獲得了豐厚的收入。目前,全縣食用菌栽培規模達到1000萬棒,年實現利潤3000多萬元,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新華社記者楊世堯攝

  


  11月8日,河北省灤南縣青坨營鎮前姜六莊村村民在自家大棚內采摘蘑菇。 近年來,河北省灤南縣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本著“因地制宜、因村制宜”的原則,引導農民利用冬閑時節培育食用菌,讓農民獲得了豐厚的收入。目前,全縣食用菌栽培規模達到1000萬棒,年實現利潤3000多萬元,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新華社記者楊世堯攝


相關鏈接

兄弟回鄉創業種靈芝 年產值200萬元

  9月4日,韓子夜(前)和韓子南在種植園內觀察靈芝生長情況。

  在河北省任丘市出岸鎮段家務村的懸圃靈芝種植園,有一對種植靈芝的80后親兄弟,哥哥叫韓子南,弟弟叫韓子夜。2014年,兄弟二人辭去原有工作,回到家鄉,開始耕耘這片靈芝園。

  創業之路并非一帆風順,由于缺乏食用菌種植經驗,兄弟二人剛開始試種的靈芝并不理想。經過在天津、山東、江蘇等地的多番考察后,他們逐漸掌握了靈芝種植技術,培育出的靈芝兼具觀賞、藥用等多方面價值。韓子夜帶著產品四處推廣,參加了不少展銷會,受到采購商的青睞,逐漸打開了銷路。

  如今,他們的靈芝種植基地已有30余畝,共有大棚8個,年生產靈芝10萬余株,年產值約200萬元。兄弟二人計劃著將大棚改造升級,打造一個集種植、加工、采摘、旅游等于一體的觀光型生態園。

  新華社記者牟宇 攝

  9月4日,韓子夜在靈芝種植園內整理靈芝盆景。

  新華社記者牟宇 攝

  9月4日,韓子南(左)和韓子夜在打理靈芝盆景。

  新華社記者牟宇 攝

  9月4日,韓子南(左)和韓子夜在展示他們培育出的直徑達1米的巨型靈芝。

  新華社記者牟宇 攝

 

  9月4日,韓子南在展示靈芝切片產品。

  新華社記者牟宇 攝

[責任編輯:李曉蕾]

新聞評論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日本色色的视频一区 | 日韩欧美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 在线看亚洲福利中文字幕 | 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 | 午夜性色一区二区视频 |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