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6日,南京。南京長江大橋維修改造工程竣工通車在即,12月26日至28日三天向公眾開放,12月26日,“市民開放日”首日,早晨九時許,雖然下著雨,但記者在南京長江大橋入口和橋上看到,如織的市民打著傘來到大橋,整個橋上全是撐傘觀看的市民,足有萬人,十分壯觀。
人們在橋上和橋堡處,邊走邊看、不時的駐足拍照和合影,感受全新“整容”后煥然一新的南京長江大橋。
南京長江大橋是長江上新中國第一座自主設計建造的雙層公鐵兩用橋,公路橋于1968年12月29日建成通車,是南京乃至全中國的標志性建筑和文化符號,是中國橋梁建設的里程碑,名副其實的“骨氣橋”“爭氣橋”,集中體現了國家記憶、民族記憶、時代記憶和集體記憶。
自2016年10月28日起,南京市交通運輸局、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設中心以“維持原設計荷載等級、保持原橋歷史風貌、提高結構安全耐久性”為建設原則,對南京長江大橋進行27個月的全封閉維修改造。
相關鏈接
南京長江大橋修復工作持續 年底將恢復通車
2018年12月13日,實拍封閉中的南京長江大橋。據悉,如今維修已接近尾聲。圖片作者:謝白
實拍封閉中的南京長江大橋。據悉,如今維修已接近尾聲。圖片作者:謝白
2018年12月13日,實拍封閉中的南京長江大橋。年底,長江大橋將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世人眼前。圖片作者:謝白
實拍封閉中的南京長江大橋。圖片作者:謝白
2018年12月13日,實拍封閉中的南京長江大橋。據悉,如今維修已接近尾聲,年底,長江大橋將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世人眼前。圖片作者:謝白
2018年12月13日,江蘇南京,“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作為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雙層鐵路、公路兩用橋,南京長江大橋在我國橋梁史上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從1968年建成后的48年間,它就如同一條巨龍,始終在長江上默默守護著人來車往。南京長江大橋上層是公路橋,下層為雙軌復線鐵路橋,連接津浦鐵路與滬寧鐵路干線,是我國南北交通要津和命脈。近年來,由于南京長江大橋公路橋的實際通行荷載遠超原先設計標準,不僅橋面上擁堵常現,橋梁本身的種種“病害”也日益加深。圖為2018年12月13日,夜幕降臨,南京長江大橋歸位后的玉蘭花燈重新點亮。大橋玉蘭花燈柱共有299根,每根燈柱上有5盞玉蘭花燈,1大4小,一共1495盞。方東旭/視覺中國
2016年10月28日晚,服役48年的南京長江大橋正式封閉,進入合同工期長達27個月的改造提升期。身為我國橋梁建設領域的扛鼎之作,南京長江大橋的此次封閉改造牽涉到公路繁忙、鐵路風險、技術攻關、文物保護等諸多難點,不僅影響面廣,而且社會關注度極高。如今,隨著整個工程進入收尾階段,即將于2018年12月底正式通車。圖為2018年12月13日,夜幕降臨,南京長江大橋歸位后的玉蘭花燈重新點亮。大橋玉蘭花燈柱共有299根,每根燈柱上有5盞玉蘭花燈,1大4小,一共1495盞。
2018年10月19日,南京長江大橋主橋橋面鋪上瀝青,一輛吊車在南京長江大橋上作業。
2018年9月9日,經過一年多的封閉維修,南京長江大橋初露新顏,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壯美。
2018年6月24日,南京長江大橋修葺一新的淡粉色的工農兵雕像。
2018年6月24日,南京長江大橋修葺一新的米黃色橋頭堡,鮮艷的三面紅旗。
2017年9月19日,南京長江大橋正橋的混凝土面板已經全部拆除,僅剩交錯縱橫的鋼桁架橫跨在長江之上,從高空俯瞰猶如一條“鋼鐵巨龍”。
2017年9月19日,南京長江大橋正橋的混凝土面板已經全部拆除,僅剩交錯縱橫的鋼桁架橫跨在長江之上,從高空俯瞰猶如一條“鋼鐵巨龍”。
2016年10月28日,南京長江大橋車水馬龍。
2016年10月28日,當晚22:00起,南京長江大橋正式封閉。封閉前,大批游客冒雨來到長江大橋上留下最后的記憶。
2015年9月10日,當時傳出南京長江大橋要封閉大修的消息,引發各地游客前去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