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建設中的烏東德水電站大壩主體工程(5月30日無人機拍攝)。
烏東德水電站位于四川省會東縣和云南省祿勸縣交界處金沙江河道上,水電站壩頂高程988米,最大壩高270米,總庫容74.08億立方米。電站安裝12臺單機容量85萬千瓦的水輪發電機組,裝機總容量1020萬千瓦,年發電量389.1億千瓦時。
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共承擔了烏東德工程13個標段施工任務,約占烏東德水電站主體施工任務的75%。目前,大壩工程、左岸地下電站、泄洪洞三大標段正處于緊張的施工高峰期。
電站計劃于2020年7月下閘蓄水、8月首臺機組發電,2021年12月全部機組投產發電。
新華社記者陳曄華攝
這是建設中的烏東德水電站大壩主體工程(5月30日攝)。 新華社記者陳曄華攝
5月30日,工人在烏東德水電站大壩主體工程上施工。新華社記者陳曄華攝
5月30日,工人在烏東德水電站左岸地下電站主廠房內工作。 新華社記者陳曄華攝
烏東德水電站左岸地下電站主廠房內的6號機組正在建設中(5月30日攝)。 新華社記者陳曄華攝
這是烏東德水電站泄洪洞中的鋼模臺車施工現場(5月31日攝)。 新華社記者陳曄華攝
5月31日,一名工人在烏東德水電站的泄洪洞中施工。 新華社記者陳曄華攝
5月31日,工人在烏東德水電站的二道壩工地施工。 新華社記者陳曄華攝
這是建設中的烏東德水電站大壩主體工程(5月31日攝)。 新華社記者陳曄華攝
這是用無人機拍攝的建設中的烏東德水電站全景(5月30日攝)。 新華社記者陳曄華攝
這是正在緊張施工的烏東德水電站大壩主體工程夜景(5月31日攝)。 新華社記者陳曄華攝
相關鏈接
“飛閱”廣西紅水河水電基地群 我國“西電東送”的主力軍
這是位于廣西天峨縣境內的龍灘水電站,也是廣西最大的水電站(10月11日無人機拍攝)。廣西紅水河是我國十二大水電基地之一,目前建有天生橋一級、天生橋二級、平班、龍灘、巖灘、大化、百龍灘、樂灘、橋鞏、大藤峽10個大型梯級電站及下游西江上的長洲水利樞紐。這些水電站既是我國“西電東送”的主力軍之一,又對珠三角地區遠離洪災侵襲有著重要的調節功能。近期,新華社記者用無人機從空中俯瞰這些水電基地群,呈現它們的別樣之美。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 攝
這是位于廣西天峨縣境內的龍灘水電站,也是廣西最大的水電站(10月11日無人機拍攝)。廣西紅水河是我國十二大水電基地之一,目前建有天生橋一級、天生橋二級、平班、龍灘、巖灘、大化、百龍灘、樂灘、橋鞏、大藤峽10個大型梯級電站及下游西江上的長洲水利樞紐。這些水電站既是我國“西電東送”的主力軍之一,又對珠三角地區遠離洪災侵襲有著重要的調節功能。近期,新華社記者用無人機從空中俯瞰這些水電基地群,呈現它們的別樣之美。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 攝
這是位于廣西天峨縣境內的龍灘水電站,也是廣西最大的水電站(10月11日無人機拍攝)。廣西紅水河是我國十二大水電基地之一,目前建有天生橋一級、天生橋二級、平班、龍灘、巖灘、大化、百龍灘、樂灘、橋鞏、大藤峽10個大型梯級電站及下游西江上的長洲水利樞紐。這些水電站既是我國“西電東送”的主力軍之一,又對珠三角地區遠離洪災侵襲有著重要的調節功能。近期,新華社記者用無人機從空中俯瞰這些水電基地群,呈現它們的別樣之美。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 攝
這是位于廣西天峨縣境內的龍灘水電站的碾壓混凝土大壩(10月11日無人機拍攝)。廣西紅水河是我國十二大水電基地之一,目前建有天生橋一級、天生橋二級、平班、龍灘、巖灘、大化、百龍灘、樂灘、橋鞏、大藤峽10個大型梯級電站及下游西江上的長洲水利樞紐。這些水電站既是我國“西電東送”的主力軍之一,又對珠三角地區遠離洪災侵襲有著重要的調節功能。近期,新華社記者用無人機從空中俯瞰這些水電基地群,呈現它們的別樣之美。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 攝
這是位于廣西天峨縣境內的龍灘水電站,也是廣西最大的水電站(10月11日無人機拍攝)。廣西紅水河是我國十二大水電基地之一,目前建有天生橋一級、天生橋二級、平班、龍灘、巖灘、大化、百龍灘、樂灘、橋鞏、大藤峽10個大型梯級電站及下游西江上的長洲水利樞紐。這些水電站既是我國“西電東送”的主力軍之一,又對珠三角地區遠離洪災侵襲有著重要的調節功能。近期,新華社記者用無人機從空中俯瞰這些水電基地群,呈現它們的別樣之美。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 攝
這是位于廣西大化縣境內的大化水電站(9月19日無人機拍攝)。廣西紅水河是我國十二大水電基地之一,目前建有天生橋一級、天生橋二級、平班、龍灘、巖灘、大化、百龍灘、樂灘、橋鞏、大藤峽10個大型梯級電站及下游西江上的長洲水利樞紐。這些水電站既是我國“西電東送”的主力軍之一,又對珠三角地區遠離洪災侵襲有著重要的調節功能。近期,新華社記者用無人機從空中俯瞰這些水電基地群,呈現它們的別樣之美。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 攝
這是位于廣西大化縣境內的大化水電站大壩(9月19日無人機拍攝)。廣西紅水河是我國十二大水電基地之一,目前建有天生橋一級、天生橋二級、平班、龍灘、巖灘、大化、百龍灘、樂灘、橋鞏、大藤峽10個大型梯級電站及下游西江上的長洲水利樞紐。這些水電站既是我國“西電東送”的主力軍之一,又對珠三角地區遠離洪災侵襲有著重要的調節功能。近期,新華社記者用無人機從空中俯瞰這些水電基地群,呈現它們的別樣之美。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 攝
這是位于廣西大化縣境內的大化水電站夜景(10月21日無人機拍攝)。廣西紅水河是我國十二大水電基地之一,目前建有天生橋一級、天生橋二級、平班、龍灘、巖灘、大化、百龍灘、樂灘、橋鞏、大藤峽10個大型梯級電站及下游西江上的長洲水利樞紐。這些水電站既是我國“西電東送”的主力軍之一,又對珠三角地區遠離洪災侵襲有著重要的調節功能。近期,新華社記者用無人機從空中俯瞰這些水電基地群,呈現它們的別樣之美。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 攝
這是正在建設中的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9月20日無人機拍攝)。廣西紅水河是我國十二大水電基地之一,目前建有天生橋一級、天生橋二級、平班、龍灘、巖灘、大化、百龍灘、樂灘、橋鞏、大藤峽10個大型梯級電站及下游西江上的長洲水利樞紐。這些水電站既是我國“西電東送”的主力軍之一,又對珠三角地區遠離洪災侵襲有著重要的調節功能。近期,新華社記者用無人機從空中俯瞰這些水電基地群,呈現它們的別樣之美。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 攝
這是正在建設中的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9月20日無人機拍攝)。廣西紅水河是我國十二大水電基地之一,目前建有天生橋一級、天生橋二級、平班、龍灘、巖灘、大化、百龍灘、樂灘、橋鞏、大藤峽10個大型梯級電站及下游西江上的長洲水利樞紐。這些水電站既是我國“西電東送”的主力軍之一,又對珠三角地區遠離洪災侵襲有著重要的調節功能。近期,新華社記者用無人機從空中俯瞰這些水電基地群,呈現它們的別樣之美。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