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峽市的寧夏引黃灌區(9月1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劉詩平攝
“黃河在寧夏境內山舒水緩,沃野千里,河面稍低于地面,引黃條件得天獨厚,在黃河上直接開口即可引水灌溉。”寧夏水利博物館副館長陸超說,寧夏引黃灌溉的歷史可遠溯秦漢。除了朝代更迭和戰亂破壞,黃河在這里不曾有過重大災害,因此早在明代就有“天下黃河富寧夏”的評說。
2017年10月,寧夏引黃古灌區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這也是黃河干流上的首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國際灌排委員會稱贊它為世界灌排工程的典范,代表著中國古代水利工程技術的卓越成就。
寧夏引黃古灌區南北長320公里,東西最寬40公里,面積達6600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古老的大型灌區之一。到新中國成立前夕,全灌區直接從黃河引水的大小干渠共39條,總長1350公里,灌溉面積192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