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里地區噶爾縣生態農業產業園奶牛場,場長貢桑其美(左)和獸醫及飼養員商量牛群防疫事宜(2018年8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張汝鋒攝
從生存到生活:民生改善換新天
“我想要窮者遠離饑荒,我想要病者遠離憂傷。”每年的旅游旺季,在拉薩河畔次角林村上演的大型史詩劇《文成公主》中,主人公松贊干布傳唱著西藏人民的美好愿望。這個愿望在歷史長河中企盼了千年,如今終于成為現實。
日喀則市江孜縣江熱鄉拉魯村村民次珍因為膽囊結石、肝總管結石,被緊急送到縣人民醫院。經過4個小時的手術救治,她轉危為安。
病治好了,但作為貧困戶的次珍原本有些焦急。她說:“這次生病不光耽誤農活,估計也花了不少錢。”
讓她意想不到的是,政府報銷了2萬多元診療費用的90%,個人只承擔2000多元。“第一次住院,沒想到報銷這么多。”次珍說。
目前,“基本醫療+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的三重醫療保障已對西藏貧困人口實現全覆蓋,“因病致貧、因病返貧”貧困人口從2016年的6.34萬人降至1.18萬人。同時,包蟲病、大骨節病等地方病得到了全面篩查,近3萬名患者得到免費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