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4日,來到位于海拔3900米的四川省阿壩州小金縣大壩口村,場面壯觀的光伏發電廠占據了整個山脈。
小金縣充分利用高海拔山頂日照強、不占林地耕地的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光伏發電項目,將生態優先和光伏扶貧有機的結合起來。
截至目前,共建成光伏電站5座,總裝機14.1萬千瓦,其中:商業光伏電站2座,總裝機10萬千瓦。
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總產值0.8億元,實現增加值0.5億元。
光伏扶貧電站2座,總裝機4萬千瓦。村級光伏扶貧電站1座,總裝機0.1萬千瓦。
預計“十三五”期間,將新增太陽能光伏發電并網項目,總裝機60萬千瓦,著力建設供應保障有力、生態環境良好、區域發展協調的清潔能源基地。
位于海拔3900米的四川省阿壩州小金縣大壩口村,場面壯觀的光伏發電廠占據了整個山脈。
位于海拔3900米的四川省阿壩州小金縣大壩口村,場面壯觀的光伏發電廠占據了整個山脈。
位于海拔3900米的四川省阿壩州小金縣大壩口村,場面壯觀的光伏發電廠占據了整個山脈。
位于海拔3900米的四川省阿壩州小金縣大壩口村,場面壯觀的光伏發電廠占據了整個山脈。
相關鏈接浙江湖州:廢棄礦山變身“生態金山”
空中俯瞰湖州市埭溪鎮東紅村的光伏發電站(9月26日無人機拍攝)。該光伏電站占地2500多畝,是當地廢棄礦坑通過改造建成的“農光互補”光伏發電站。
近年來,浙江省湖州市大力開展廢棄礦山治理工程,多處礦山通過生態治理重獲新生,變身光伏電站、生態公園、產業園區等,收獲生態與經濟雙重效益。
新華社記者徐昱攝
空中俯瞰湖州市埭溪鎮東紅村的光伏發電站(9月26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徐昱攝
9月26日,工作人員在巡檢湖州市埭溪鎮東紅村的光伏發電站。新華社記者徐昱攝
空中俯瞰湖州市埭溪鎮東紅村的光伏發電站(9月26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徐昱攝
相關鏈接
荒山變身光伏電站
這是7月5日拍攝的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光伏領跑技術基地(無人機拍攝)。
近年來,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依托荒山坡地優勢,加快發展光伏發電。由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中能建山西電力勘測設計院等共同建設的芮城縣光伏領跑技術基地一期項目已全部并網發電,二期項目即將開工建設。該項目總投資88億元,占地面積近4萬畝,總裝機容量達102萬千瓦。
新華社記者曹陽攝
這是7月5日拍攝的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光伏領跑技術基地(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曹陽攝
這是7月5日拍攝的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光伏領跑技術基地(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曹陽攝
這是7月5日拍攝的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光伏領跑技術基地(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曹陽攝
這是7月5日拍攝的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光伏領跑技術基地(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曹陽攝
相關鏈接沙漠崛起太陽能“硅谷”
寧夏中衛市沙漠光伏產業園(9月7日無人機拍攝)。
地處寧夏中衛市騰格里沙漠邊緣的中衛市沙漠光伏產業園,依托沙漠日照充足、地域廣闊的優勢,引進太陽能光伏組件制造、設備生產、光伏電站等企業,形成了“硅料+硅片+光伏組件+光伏發電”的全產業鏈發展規模,打造沙漠里的太陽能“硅谷”。
新華社記者王鵬攝
寧夏中衛市沙漠光伏產業園光伏電站(8月31日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王鵬攝
寧夏中衛市沙漠光伏產業園光伏電站(9月7日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王鵬攝
寧夏中衛市沙漠光伏產業園光伏電站(9月7日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王鵬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