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山蹲點影像日記——天梯懸崖變通途
拼版照片:上圖為已經修通公路的大化瑤族自治縣板升鄉弄勇村弄為屯以及周邊村屯(11月11日無人機拍攝);下圖為在弄勇村弄為屯,村民用馬將建筑材料馱回家,用于修建新房(2014年6月18日攝)。
目前,包括弄為屯在內,弄勇村已基本實現屯屯通公路。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石山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90%以上,是廣西極度貧困縣之一。從2016年起,大化瑤族自治縣在實現“鄉鄉通柏油路”“村村通水泥路”目標的基礎上,全面實施未通道路自然屯道路建設攻堅戰。三年多來,當地干部群眾在千山萬壑中、懸崖峭壁上鑿山修路,一條條盤山公路深入大山。截至目前,大化瑤族自治縣已建成屯級道路1370條2300多公里,打通了脫貧攻堅“最后一公里”,12萬名貧困山區群眾結束了肩挑背馱、翻山越嶺的歷史,為實現脫貧摘帽奠定了堅實基礎。
新華社記者黃孝邦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