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深圳新聞網首頁 > 圖片視覺 > 時事社會 > 

山東瑯琊臺考古發掘出秦漢時期排水系統

2019-12-23 08:01來源:新華網

12月21日拍攝的瑯琊臺遺址考古發掘現場。

近日,山東省瑯琊臺遺址考古發掘取得新進展,臺頂發現2000多年前秦漢時期大型夯土臺基、排水系統和建筑基址,規模宏大,建筑工藝嚴謹,據此推測在臺頂或許曾存在過一座規格較高的大型古建筑。

新華社記者李紫恒攝

12月21日拍攝的瑯琊臺遺址考古發掘現場。三組整齊的陶制管道規整排列,管道較粗,管壁較厚,陶水管為兩端大小各異的標準件,與現代城市地下排水管件類似。新華社記者李紫恒攝

考古隊員(左二)在瑯琊臺遺址考古發掘現場介紹陶水管的構造和結構(12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李紫恒攝

在瑯琊臺遺址考古發掘現場拍攝的秦漢時期的石砌地漏,六方大小石塊斜面壘砌,中間的石塊開有方形小孔。根據地漏的形狀和制作的精細程度,可以初步判斷它應該用于室內排水(12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李紫恒攝

考古隊員在瑯琊臺遺址考古發掘現場介紹發掘出的秦漢時期的石砌道路(12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李紫恒攝

瑯琊臺遺址考古發掘現場的陶制管道(12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李紫恒攝

考古隊員彭峪在介紹瑯琊臺遺址考古發掘的進展(12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李紫恒攝

相關鏈接

70座!北京地鐵景泰站附近古墓初步判斷為明清普通墓葬

10月23日,北京地鐵14號線景泰站附近,古代墓葬考古發掘現場。

當日,北京市文物局通過微博證實,目前發掘古墓葬70座,瓷罐、陶罐、銅簪、銅錢等少量文物。微博稱,這批墓葬均為豎穴土坑墓,隨葬器物極少,初步判斷為明清時期普通墓葬。

市文物局介紹,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北京市地下文物保護管理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為配合東城區望壇棚戶區改造項目10標段建設,今年6月20日至8月29日,市文物局組織市文物研究所在改造工程占地范圍內開展了考古勘探工作,發現了這批古代墓葬。

10月9日起,市文物研究所依據《田野考古工作規程》,開始對前期勘探發現的古墓葬開展考古發掘工作。

目前,工作人員已經發掘古墓葬70余座,有少量文物出土,其中包括瓷罐、陶罐、銅簪和銅錢等。這批墓葬均為豎穴土坑墓,隨葬器物不多。

專家介紹,清末民初的說法是“北賤南貧”。

當時,官員和富人多住在天壇以北的地區,天壇以南則是平民百姓和民間藝人的居住地。

此次考古發掘的區域又處于外城,應該是典型的普通人生活區。北京歷史悠久,有800多年的建都史、3000多年的建城史、4000多年的文明史,因此地下埋藏豐富、分布廣泛,一部分工程在前期考古勘探時遇到古代墓葬很正常。

這里是否還會有早于明清時期的墓葬出土?工作人員介紹,還需要進一步發掘。截至目前雖然沒有亮眼的“金銀財寶”出土,但考古工作的價值依然存在。因為考古不是盜墓或者鑒寶,它是利用古代人類活動遺留下來的實物,或者與人類活動有關的自然遺存來研究人類古代歷史的一門科學。這也是為何文物部門強調要在工程開始前先進行考古勘探的原因。

記者上午在現場看到,考古發掘現場已經被圍擋遮住,豁口處有保安24小時值守,防止有人闖入。不過,還是有好奇的市民不時停下腳步向內張望。

圍擋內,工地大部分被綠色苫布覆蓋,只露出幾處規整的探坑??脊殴ぷ髡哒诰o張忙碌中,有些工作人員戴著草帽,坐在馬扎上記錄發掘細節,還有一些穿著藍色背心的工作人員使用工具正在做清理工作。

相關鏈接

西安宜家工地挖出古墓空中俯瞰數百墓坑密密麻麻

2019年10月12日,陜西西安,西安工地又一次挖出古墓。近日正在建設中的西安宜家薈聚購中心工地挖出數百古墓,密密麻麻。

據悉,西安一工地施工過程中挖出古墓群,航拍圖顯示工地已停工,考古人員已挖出數百個墓坑,工地外也立著“考古現場謝絕入內”的警示牌。

據了解,該工地準備開發建設為宜家薈聚購物中心。

附近居民稱,西安挖出古墓很正常。

相關鏈接

中山大學食堂施工現場挖掘出古墓初步判斷為漢墓

2019年1月6日消息,廣州,“中山大學南校區一食堂旁邊正在施工建設體育館,結果挖出一個漢代古墓!”今天(1月6日),這條信息和幾張施工現場圖在微博和朋友圈熱傳。網上熱傳的施工現場照片中能清晰看到,地面地磚上散落著許多陶器,依稀能辨出其中還有疑似狗、雞等動物器型。文字來源:金羊網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中山大學剛剛確認了這一消息,回應稱:我校廣州校區南校園擬建學生食堂項目選址,施工時發現墓地的情況屬實。我校已經上報,文物部門已經進駐現場,正在按有關規定進行辦理。沒有其他更為具體的信息可以披露。記者同時從廣州市文物考古院了解到,近期,廣州市考古院積極配合中山大學的多項建設工程在工程用地范圍開展考古工作。目前勘探發現多座東漢和明清時期墓葬,以及唐代水井等文化遺存。墓葬受晚期人類活動嚴重擾動。下一步,廣州市考古院將嚴格按照文物保護法規和考古工作規程,對這些古遺址古墓葬進行搶救性發掘,確保文物安全。文字來源:金羊網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據了解,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地勢較高,適宜古人生產生活,死后埋葬。1950年代就曾發現史前時期的石器,1960年代以來多次發現古代墓葬。2014年被公布為廣州市第一批地下文物埋藏區。文字來源:金羊網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相關鏈接

河南洛陽2000年前西漢大墓“打包”搬離鬧市

2018年12月30日消息,一座2000年前的洛陽西漢大墓,實行了整體“打包”搬遷。從鬧市區的工地,經過一個小時“龜速”行駛,到達洛陽文物考古研究院關林倉庫,以待后續考古研究。

此次大墓搬遷準備歷時近2個月,耗資達百萬元。據悉,進行完考古研究后,這處墓葬有望進行復原,面向公眾展示。

由于墓葬眾多,歷史上盜墓頻發,一直以來有著“洛陽大墓,十墓九空”的說法。然而此次發現的墓葬卻罕見地并未發現被盜痕跡。據墓葬發掘負責人、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潘付生介紹,此前從未見過這樣布局復雜的漢墓。

考慮到該墓沒有被盜過,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器、銅器等文物,主墓室還有大量器物尚未清理。為了更好地保護和發掘主墓室,提取更多墓葬信息,專家建議對墓葬整體異地搬遷保護,將主墓室搬遷至室內進行實驗室考古。

相關鏈接

“天下第一屋”首次“體檢”

在河南鄭州大河村遺址博物館,科研人員在對仰韶文化房基進行體檢、加固(12月11日攝)。

中國考古界公認的“天下第一屋”,屹立5000多年的河南鄭州大河村遺址仰韶文化房基,迎來出土46年后的首次體檢、試驗、加固。

新華社記者李安攝

在河南鄭州大河村遺址博物館,科研人員在對仰韶文化房基進行體檢、加固(12月11日攝)。

新華社記者李安攝

這是河南鄭州大河村遺址博物館內的仰韶文化房基局部(12月11日攝)。

新華社記者李安攝

這是河南鄭州大河村遺址博物館內展示的彩陶雙聯壺復制品(12月11日攝)。

新華社記者李安攝

這是河南鄭州大河村遺址博物館內的仰韶文化房基(12月11日攝)。

新華社記者李安攝

這是河南鄭州大河村遺址博物館內的仰韶文化房基(12月11日攝)。

新華社記者李安攝

相關鏈接

成都東漢家族墓群發現“搖錢樹”

這是發掘的編號M3東漢墓全景(11月15日攝)。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11月15日公布,該單位于今年10月在成都市成華區發掘了4座東漢早中期墓,其中一座發現隨葬“搖錢樹”。

新華社記者劉坤攝

11月15日,工人在發掘現場作業。

新華社記者劉坤攝

11月15日,工人正在清理出土的磚塊。

新華社記者劉坤攝

這是發掘的編號M3東漢墓墓道(11月15日攝)。

新華社記者劉坤攝

這是發掘的隨葬“搖錢樹”底座(11月15日攝)。

新華社記者劉坤攝

11月15日,考古人員在演示電腦制作的墓地三維圖。

新華社記者劉坤攝

這是發掘的隨葬品(11月15日攝)。

新華社記者劉坤攝

這是發掘的隨葬品(11月15日攝)。

新華社記者劉坤攝

相關鏈接

龐貝古城發現珍貴壁畫“麗達與天鵝”

2018年11月21日訊,意大利龐貝考古公園方面19日說,考古學家近日在龐貝古城第五區發現一幅罕見壁畫,上面描繪的是古希臘神話“麗達與天鵝”的場景。據介紹,壁畫描繪的是古希臘神話“麗達與天鵝”的場景,講述了宙斯化作一只天鵝引誘斯巴達國王廷達瑞俄斯之妻麗達的故事。

該壁畫色彩豐富,表現直白,盡管這在古羅馬時代開放的藝術表達中并不稀奇,但這幅壁畫仍被認為是龐貝古城“獨一無二的發現”。

公元79年,意大利維蘇威火山爆發,位于其山腳下的古羅馬城市龐貝被掩埋在4到6米深的火山灰之下。龐貝古城是意大利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古羅馬城市遺址,也是該國人氣最高的旅游勝地之一,199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相關鏈接

以色列小鎮發掘出24枚稀有古幣穿越千年

其中包括18枚法蒂瑪第納爾(Fatimid dinars),是當時的標準貨幣(909-1171)。

以及6枚拜占庭硬幣,其中包括5枚可追溯到拜占庭皇帝邁克爾七世杜卡斯(1071-1078)時代。

以色列地中海小鎮凱撒利亞。

相關鏈接

埃及新發現2300年前的木乃伊,面容似悟空

2018年11月28日訊,埃及古物部發布的照片顯示,埃及考古學家在開羅南部的金字塔建筑群中發現了可以追溯到2300多年前的木乃伊。

埃及古物部在一份聲明中稱,在代赫舒爾阿蒙尼米哈特二世的金字塔東南部地區工作的埃及考古小組發現了許多許多古代墓葬,內有8具棺材。

考古學家在開羅南部的金字塔建筑群中發現了可以追溯到2300多年前的木乃伊。

相關鏈接

埃及盧克索挖出新墓穴考古學家現場“開棺見尸”

當地時間2018年11月24日,埃及盧克索,考古學家在當地發掘出一處墓穴,在其中發現石棺、木乃伊等文物,時間可追溯至公元前4-7世紀。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當地時間2018年11月24日,埃及盧克索,考古學家在當地發掘出一處墓穴,在其中發現石棺、木乃伊等文物,時間可追溯至公元前4-7世紀。

當地時間2018年11月24日,埃及盧克索,考古學家在當地發掘出一處墓穴,在其中發現石棺、木乃伊等文物,時間可追溯至公元前4-7世紀。

當地時間2018年11月24日,埃及盧克索,考古學家在當地發掘出一處墓穴,在其中發現石棺、木乃伊等文物,時間可追溯至公元前4-7世紀。

[責任編輯:李曉蕾]

新聞評論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亚洲一区二区经典在线播放 | 性饥渴少妇推油按摩 | 自拍偷亚洲成在线观看 |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人妇99 | 一级婬片a级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一线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