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阿里地區札達縣托林鎮札布讓村,76歲的達瓦次仁在整理家庭旅館的床墊(7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晉美多吉攝
“千年歷史”繪寫“旅游文章”
古格王朝是公元10世紀至17世紀活躍在西藏西部的王朝,創造了燦爛的古格文明。數不勝數的壁畫既是古老文明的印跡,也是這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瑰寶。國家先后三次對古格王朝遺址實施修繕保護工程,最大的一次于2011年啟動,2014年結束,總投資5744萬元。
據札達縣旅游文化局局長羅丹介紹,札達縣近年來大力實施“旅游興縣、開放富民”的發展戰略。在援藏干部的指導下,當地編排了古格文化歷史情景劇《夢回古格》。
巧借千年古格歷史,大做文化旅游文章,札布讓村村民在小康大道上越走越遠。
34歲的次仁旺堆去年放棄工地上開貨車的工作,承包了札布讓綠色天時賓館,每年向村集體繳納租金12萬元,租期5年。
“剛開始家里人都不同意,怕我賠錢。”次仁旺堆說,他看準札達旅游業快速發展的勢頭,決定攬下這個項目,去年半年就凈賺7萬多元。
今年,古格王朝遺址景區推出觀光馬車服務,聘請5名當地群眾擔任車把式,他們旅游旺季人均能增收1萬多元。
札達縣委書記馬慶林說:“古格的洞窟從過去的農奴居所變成今天的致富寶藏,以事實說明民主改革為西藏走向繁榮進步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