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深圳新聞網首頁 > 圖片視覺 > 時事社會 > 

揭秘巖壁上的天梯山石窟 距今1600年歷史

2020-01-13 07:55來源:新華網

1月11日拍攝的天梯山石窟13號窟。位于甘肅省武威市的天梯山是祁連山東線的一條支脈,開鑿于巖壁上的天梯山石窟始建于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北涼,距今約有1600年歷史,是我國早期石窟藝術的杰出代表。新華社記者馬寧攝

1月11日,游客在參觀天梯山石窟13號窟(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馬寧攝

1月11日,游客在參觀天梯山石窟13號窟。新華社記者馬寧攝

1月11日,游客在參觀天梯山石窟13號窟。新華社記者馬寧攝

這是1月11日拍攝的天梯山石窟(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馬寧攝

1月11日,游客在參觀天梯山石窟13號窟(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馬寧攝

相關鏈接

麥積山石窟的守護者

12月25日,在麥積山石窟第11窟,修復師牟常有對塑像破損處進行加固處理。

今年53歲的牟常有是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保護研究室的一名文物修復師。家住麥積山腳下的他,從小就喜歡來石窟看師傅們修塑像,時間一長就對這一行產生了濃厚興趣。長大后,牟常有如愿進入研究所工作。從最開始的清掃石窟、整理工具,到為老師傅打下手和泥、砸土、搓麻繩,就這么一直干了十幾年,他才有了獨立開展修復工作的機會。

除了跟著老師傅學手藝,多年來,牟常有還通過閱讀專業書籍和同行間交流,不斷提升修復技藝。如今牟常有已經主持完成20多座洞窟的修復工作。“我喜歡這個工作,也愿意在麥積山干一輩子,守著老祖宗留下的這些寶貝?!蹦渤S姓f。

麥積山石窟位于甘肅省天水市,始建于距今約1600年的后秦,現存洞窟221座,有大量精美的雕塑、壁畫,被稱為“東方雕塑陳列館”。

新華社記者馬寧攝

12月25日,在麥積山石窟第11窟,修復師牟常有對塑像破損處進行加固處理。新華社記者馬寧攝

12月25日,在麥積山石窟,修復師牟常有走出石窟準備吃午飯。新華社記者馬寧攝

12月25日,在麥積山石窟第11窟,修復師牟常有查看一尊已經發生傾斜的塑像。新華社記者馬寧攝

12月26日無人機拍攝的麥積山石窟。新華社記者馬寧攝

12月25日,在麥積山石窟第11窟,修復師牟常有在和泥,準備修復塑像。新華社記者馬寧攝

12月26日,游客在麥積山石窟參觀游覽。一場降雪過后,位于甘肅省天水市的麥積山石窟在晴空下尤為壯美。麥積山石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因其山形似麥垛而得名,現存窟龕221座。新華社記者馬寧攝

12月26日拍攝的雪后晴空下的麥積山石窟。新華社記者馬寧攝

12月26日,游客在麥積山石窟參觀游覽。新華社記者馬寧攝

12月26日無人機拍攝的雪后晴空下的麥積山石窟。新華社記者馬寧攝

12月26日,游客在麥積山石窟參觀游覽(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馬寧攝

12月26日,游客在麥積山石窟參觀游覽(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馬寧攝

相關鏈接  

“水墨”龍門

1月9日,一艘游船從洛陽龍門石窟奉先寺前的河面上駛過。

當日,雪后的河南洛陽龍門石窟景區銀裝素裹,一幅天然的水墨畫卷徐徐展開。

新華社記者李安攝

1月9日無人機拍攝的洛陽龍門石窟雪景。新華社記者李安攝

1月9日,游客在洛陽龍門石窟景區內的盧舍那大佛前拍照賞景。新華社記者李安攝

洛陽龍門石窟景區內的盧舍那大佛在雪中若隱若現(1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李安攝

1月9日無人機拍攝的洛陽龍門石窟奉先寺。新華社記者李安攝

1月9日,清潔工在洛陽龍門石窟景區內的盧舍那大佛前清掃積雪。新華社記者李安攝

被白雪覆蓋的洛陽龍門石窟香山寺(1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李安攝

1月9日,游客在雪中游覽洛陽龍門石窟景區。新華社記者李安攝

[責任編輯:李曉蕾]

新聞評論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一区二区精品视频在线 | 午夜精品在线直播的视频网站 | 亚洲免费va在线播放 | 亚洲欧洲日韩在线不卡 | 香蕉久久一区二区不卡无毒影院 | 最新国产99热这里只有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