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人員在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前豎起拇指為自己和同伴加油鼓勁(2月12日攝)。 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對黨忠誠:將危險擋在身前
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去,這就是共產黨人。
“12床患者需要緊急氣管插管!”“好,馬上到!”
準備插管輔助用藥,檢查喉鏡、氣管插管、置入喉鏡、暴露聲門,一氣呵成,插管成功。
這是發生在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重癥病房的一幕,也是以黨員為主體的麻醉師團隊又一次成功急救。
氣管插管暴露聲門瞬間,麻醉醫生近距離直面患者呼吸道,危險可想而知。每一例氣管插管都是從“鬼門關”搶回生命,與死神搏斗的背后,是醫護人員一次次身陷感染危境的挑戰。
疫情,形勢嚴峻;戰“疫”,膠著對壘。能不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正是對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重大考驗。
疾步如風,脾氣急嗓門大,是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給人的第一印象。共產黨員、院長、醫生,是他的三重身份。
“無論哪個身份,危急時刻都沒理由退半步,必須堅決頂上去!”身患漸凍癥的張定宇說,“我要用漸凍的生命,從病毒手里搶回更多的病人。”
英雄匯聚,逆行擔當。84歲的鐘南山院士逆行武漢、義無反顧;73歲李蘭娟院士進入重癥病房、挺身一線……
“一線崗位全部換上黨員,沒有討價還價!”上海市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一番話,盡顯共產黨員擔當。
“入黨誓詞里有一句話——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癥醫學科黨支部30多位黨員,始終奮戰在救死扶傷的最前沿。